首先,我們來說說什麼是大師,什麼是宗師。
《現代漢語詞典》中對“大師”的解釋是“在學問或藝術上有很深的造詣,為大家所尊崇的人”,對“宗師”的解釋是“思想或學術上受人尊崇而可奉為師表的人”。
如果用這個定義來看,那成為大師,就要具備兩個條件:一、客觀上在某個領域要有很深造詣;二、主觀上要被人尊崇。而想要成為宗師,在這個基礎上,還要再加一條:就是有創新,有發展,可奉為師表。
綜合來看,這方麵,我是認同另外一個長回答的觀點的(點讚最多的那個),但是他舉的例子,我是不認同,甚至嗤之以鼻的,你舉什麼例子不好,拿電影裡的角色來舉,電影角色和現實裡的人物原型能百分百一樣麼……宗師怎麼著也得是張三豐那種級彆的存在,伱說葉問,還不如說李小龍,李小龍至少在現實世界創出了截拳道,並且使之揚名世界!他還極大的推廣了“中國功夫”!
……
回到題主的問題,現代社會還能出宗師嗎?這我不知道,但我能確定,現代社會肯定能出大師!
……
“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
大師是需要用漫長的時間來驗證的。相對於漫長的曆史,我們一輩子幾十年的時間太短暫,很難辨彆誰是大師,隻有把時間的跨度拉長,大師的真麵目才會顯現。
與其說這是一個沒有大師的時代,不如說,現代的人眼裡看不到大師了……
而且,也彆把視野僅僅局限在人文界,放到科學技術界,最近七八十年,科學技術發展是何等的大爆炸,這裡麵能稱之為“大師”的科學家和工程師,還少嗎?
另外,還有社會學、政……
……
這位網友洋洋灑灑回答了上千字,雖然有些方麵認同,有些觀點不認同,但看完之後,李石覺得視野又打開了很多,同時也清晰的意識到,社會上,人們對“大師”、“宗師”的定義與認知,是存在差異的,個人的觀點,都有很強的主觀性。
“那學習麵板對宗師的定義呢?”
他不禁陷入沉思。
過了一會,忽然又苦笑了一下,學習麵板的要求向來是“全麵”的。
“學個跑步,都需要理論結合實踐,才能升級呢。”
“可以預見,宗師之路必然非常艱辛……不過也沒啥,擁有學習麵板後,我早已過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美好日子,甚至在人生的長遠目標(欲望),也超脫了一般人的理解……”
很快,李石嘴角的苦笑毅然化作樂觀的笑容。
他從書包裡拿出那個隨身攜帶的筆記本和水性筆,打開扉頁。
思索良久,執筆在上麵用楷書寫下三行字跡:
吟歌徐行,拾階而上,悠然自得。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
宗師為小,大宗師是道。
寫完後,他放下筆端詳片刻,忽然嘴角一樂:“字略醜啊。”
……
第二天早上,七點二十。
李石正拿平板電腦學習,忽然聽到一陣敲門聲,他還以為是陳瑤應約而來。
起身,走過去開門一看,卻怔住了。
“怎麼是你啊?”
這一章寫的時候沒摟住,浪費時間寫了很多“無用”的內容,為了避免進小黑屋,刪了再上傳的。明天的兩章還是在明天晚上一起更新吧。
月底了,厚顏求個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