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還是臨摹名家名作,但與你以前那種依葫蘆畫瓢的臨摹方式不同,那種方式相當於做題目時直接抄結果,現在你已經有了一定的水平,這種抄結果的臨摹方式對你來說沒什麼大的作用了,你需要推本質。”
“臨摹之前,先思考原作者為什麼這麼構圖,光影為什麼這麼打,符合哪些原理,顏色的推理……總而言之,就是要事前明確自己臨摹的目的,比如說觀察研究原作者是如何處理明暗交界線的,在臨摹時要帶著問題認真體會。”
……
道理很簡單,李石一看就懂,當即回了句“謝謝高老師”,便從平板裡找到收藏名家素描作品超清圖集,開始正對性訓練起來。
因為單獨一個人,他訓練的時候彆沒有再壓抑自己的手速。
但因為臨摹的方式變了,反而速度比以前慢了很多。
以前一些不帶複雜的作品,通常隻要十幾分鐘,就能臨摹下來,而這一次,他都是先帶著問題思考二十幾分鐘,然後下筆,臨摹時慢慢體會,又是二十幾分鐘,一幅作品臨摹下來短的四五十分鐘,長的要一個多小。
但這次訓練,每臨摹一幅畫,他就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進步!
這種感受到給李石帶來了巨大的成就感,讓他非常享受,沉浸其中,一時間忘卻了時間。
一幅,兩幅,三幅……
直到窗外的天色由黑轉白,房間內的光線產生轉變,李石才恍然回神,一看時間,已經是早上四點五十五分了。
“這種感覺太爽了,就像大一的時候熬夜追《盤龍》,感覺還沒看一會,天就亮了……唉,那時候剛脫離高中的苦海,母親也還沒生病,是自己獲得學習麵板前最無憂的時光了。”
李石略有感慨的笑了笑,翻了下素描本。
“一晚上隻臨摹了六張,對我而言算是慢到極致了,不過收獲卻比臨摹了以前那種臨摹的六十張還要大!”
他喚出學習麵板,盯著看了一眼,隱隱覺得正在學習的素描離升級到(熟練),差不遠了。
“自己這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從各種名家的作品裡吸收對自己有用的營養,來壯大和發育自己啊。”
“感覺再帶著問題臨摹個七八張,就能升級了!”
李石放下素描本,調了一個小時的鬨鐘,上床睡了一會,六點一十醒來後,又臨摹了一幅畫家賀雨的《阿依古麗》,七點鐘去酒店的餐廳吃了個早餐,回來後繼續臨摹。
到了八點鐘,他給魯叢偉打了個電話。
電話響了好一會,才被接通:“老弟,你先等等哈,我這邊還有事,等會給你回過去。”
這次接電話的是魯叢偉本人,不過他隻說一句,就又把電話給掛了。
李石笑著搖搖頭,等到八點十三分,他正在臨摹早上第三幅畫的時候,魯叢偉的電話回了過來。
魯叢偉開門見山,笑著道:“老弟,不好意思啊,哥哥我遇到了一個挺有眼緣的妹子,決定今天好好陪她,遊艇出海那邊去不了。”
李石還能說啥,而且他本來也不在乎去不去坐遊艇出海玩,這次沒去,下次去就好了,隻要有錢,以後想什麼去都是可以的,笑著道:“沒事,老哥你悠著點,畢竟年齡到這了,保證好身體哈。”
說笑了幾句,掛了電話。
不一會,陳瑤打電話來問他去不去公盤會場。
今天是最後一天,明天就開標了,不過會場的石頭前兩天就看的差不多了,他沒打算投標,去了也什麼用處,便說自己今天不去了。
一整個上午,李石都待在酒店做名家臨摹訓練。
對他而言,這種訓練方式效果太好了。
到了中午十一點五十,李石又臨摹好一幅畫家趙成名的老者人像,放下筆,再次喚出學習麵板——
“離升級隻差一線了。”
這次麵板上傳來的隱隱感覺更加清晰,李石精神一振!
不過,他很快又冷靜下來。
“這差的一線,不是臨摹能突破的,需要創作!”
“臨摹漲的是基本功,創作則是把這些進步發揮出來!”
李石起身,伸了個懶腰,正準備出去覓食,同時看看能不能找點創作靈感。
進衛生間洗了個手,拿著房卡出門,來到一樓大廳,剛讓就前台幫自己喊個車,就接魯叢偉的電話。
“老弟,十萬火急,幫哥哥我一個忙唄!”
兩章六千字,求點月票支持。(還欠更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