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詩意也是個直爽的性子,沒有多餘的廢話,先說了一聲“稍等”,又過了十來分鐘,便發了一個練習視頻過來。
且附言:“新鮮出爐,老鄉請指教!(抱拳)”
李石笑了笑,沒著急看,回了句:“指教不敢,容我先欣賞過閣下的舞姿再說。”
再次起身,從雙肩包最外麵的袋子裡取出一副藍牙耳機,連接手機,點開視頻。
李詩意今天穿的是一身淡黃色的輕紗長裙,梳了個類似於馬尾但尾端收住的發髻,隨著音樂起舞,靜為處子,動若驚鴻,舉手投足間輕柔飄逸,似有古韻縈繞,讓人不免迷醉其中。
李石不由為之點讚。
曲落人靜,他想了想,從手機裡找到李詩意導師的那個舞蹈視頻,又重新看了一遍。
“我這老鄉舞跳的真好,但就這個舞蹈來說,比她老師終究還是差了一些。”
“她老師身高沒有她高,隻有一米六二六三左右,她身高有一米七出頭,她老師胸部比較平,視頻裡的人看著,便是江南水鄉少女的形象。”
“她身材更……高挑一些,手長腳長。”
又把李詩意的視頻看了一遍,給她回了信息,聊了幾句,便建議道:“我覺得也不一定跳的和你老師那個作品一模一樣,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和情況,有一定程度上的改變,我覺得我們要的不是跳這麼一個舞蹈,我們的目標,是營造出那種詩意的氛圍和意境。”
這次,對方多等了一會才回複。
李詩意:“嗯,大致明白你的意思了,就是李商隱的《落花》和李煜的《相見歡》這兩首詩詞,對吧?”
李石靠在椅背上,思索了半分鐘,打字:“對,就是這兩首詩詞,我的意思是一前一後兩種連貫,有故事邏輯的情景,在你的視角裡,你是‘少女’,《落花》是‘少女’客去憑欄,正無聊賴,風飄萬點,不覺傷心。於是有了後麵的《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也可以想象是少女傷春感懷,寫了這首詞……”
和李詩意聊完,幫她整理好思路,放下手機。
李石又開始整理自己的思路。
“如果李詩意出演的是傷春感懷的少女,那我呢?”
他沉思了一會,悠然而笑,拿筆在筆記本上寫:
我,“少女”的鄰居,懷才不遇,失意閒賦的文人,兩人比鄰而居,那一日,我也恰好送走高閣上的客人,憑欄傷懷時,恰好看到對麵少女在林下花海中跳舞,又看到少女舞罷,拾花而葬的一幕,頓生感觸,寫下這一詩一詞。
“光是想想,就覺得既美好,又傷感。”
“失意……這樣的經曆,我在獲得學習麵板之前,一大把,倒是不愁代入不進去。”
李石繼續整理——
創作主題:落花(勾)
意境:靜謐悲慨。(勾)
書寫內容:《落花》和《相見歡》(勾)
人象:我,李詩意的舞蹈(準備ing)
物象:古裝(重點是李詩意的服裝)(叉)
景象:靜謐的林中花海,落花(叉)
……
“會不會太刻意了?”
李石看著筆記本上自己對第一次書法寫生的整理,腦海中突然浮現出這樣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