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李詩意那邊是她在校外租的房子,一室一衛的單間,屋裡擺放了兩個儲物架和兩排衣架,堆的東西比較多,除了一些書籍和愛好用品,大部分是她的衣服。
看著很擠,但整理的很好。
李石在衣架上還看到了很多古裝,對此倒也不意外,畢竟李詩意學的就是傳統的古典舞。
他們倆都是執行力很強的人,沒有多餘的客套話,直接進入主題,聊起了以“落花”進行主題采風寫生的正事。
聊了大概三十來分鐘,很快就達成了共識,這一次,對兩人來說,都將是一次創作,不過李石創作的是書法,李詩意則是舞蹈。
既然都是創作,那就不能過於“拾人牙慧”,可以繼續以“落花”為主題,以李詩意的導師那部舞蹈作品為靈感啟發,但需要在這個基礎上做出改變,有自己的發揮與創新。
商議之後,他們一致決定,既然如今是夏秋之際,那主題裡的“傷春感懷”不如“傷秋感懷”。
桂花是秋日之花,“傷秋感懷”也更貼合現實情況。
李石看著視頻對麵坐姿挺拔的李詩意,笑著道:“既然達成一致,那我們接下來都要有各自要做的準備工作,我這兩天就會把我選的詩詞告訴你,到時候你可以根據詩詞內容,來選曲子和重新編排舞蹈。”
李詩意也覺得和李石的溝通非常愉快,有種工作上酒逢知己的感覺,對這次的合作充滿期待,同樣笑意滿麵地道:“好,我也先醞釀一下,對了老鄉,場所你找到了合適的嗎?”
“找到了。”
李石當即把孫龔力老家的情況跟她介紹了一下,又道:“等會我就把那個地方的照片跟視頻資料發給你,你看看。”
掛斷視頻後,李石先把孫龔力提供的照片和視頻轉發給了李詩意,然後拿出隨身筆記本,翻到《落花》準備事項的頁麵,開始思考更改創作時書寫的內容。
既然決定迎合時令,從“春日傷懷”改為“秋日傷懷”,那再寫《落花》和《相見歡》就有點不合適了。
他想了片刻,又開始拿平板過來,打開瀏覽器,開始查資料。
過了會,看完照片和視頻的李詩意發了微信來:“老鄉,你找的地方不錯啊,確實很有詩意的感覺,讓我情不自禁地覺得,這種地方,就應該有那種隱居的名士。”
隱居的名士?
李石一怔,靈光閃過。
生活在這種幽深秘境之所的名士?!
而李詩意跳的舞蹈,必然以女子的視角!
那……
李石腦海中立馬浮現出一個曆史人物——李清照!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代婉約派代表詞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李石讀文學史,對於這位大名鼎鼎的女詞人自然很熟悉,他立即開始思索,這位詞壇大家生平之作裡,有哪些主題在“傷秋感懷”範圍內。
想了一會,發現自己其實隻能想起《聲聲慢尋尋覓覓》和《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頓時覺得自己其實挺才疏學淺的,笑了笑,趕緊又在平板上搜索易安居士所有的作品,然後一首一首的讀。
“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這首《行香子·天與秋光》可做備選之一。”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嗯,《聲聲慢》可做備選之二。”
……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隻香留……這首《鷓鴣天桂花》可做備選之六。”
李石選了六首傷秋感懷的詞作為備選,又打開微信,把自己的想法和李詩意交流了一下,同時也把這六首詞發給她,道:
“我目前的想法是,以李清照與她丈夫趙明誠的感情故事作為主線,以趙明誠去世作為時間節點,趙明誠去世之前一首,我目前選的是《鷓鴣天桂花》,趙明誠去世後一首,暫選《聲聲慢尋尋覓覓》。”
“這兩首都是她們家因朝廷dang爭牽連,開始走下坡路之後,不過前一首她丈夫趙明誠還活著,那時候兩人回鄉居住,擺脫朝堂上的勾心鬥角,開始研玩金石書畫,享受隱居生活的樂趣,所以這首詞雖然傷秋感懷,但更多的是托物抒懷,整體的情調激揚的。”
“而《聲聲慢尋尋覓覓》應該是寫在她丈夫趙明誠去世之後,經曆了國破,家亡,夫死……這首詞悲秋之淒涼,算是到骨子裡了。”
他說完自己的想法,微信那頭的李詩意沉默了半天,才突然回了句:“老鄉,我覺得是不是可以加一首她和她丈夫過好日子的時候的詞,來與這兩首詞又進行一個對比呢?這樣我編舞的時候,也能有更多的起伏轉折。”
李石一愣,立馬覺得這個想法很不錯。
這樣,故事的主線也更完整。
如果把這次的創作看成是一部劇,那在這部劇裡,跳舞的李詩意自然是主角李清照,她可以以舞蹈來演繹李清照的生平與情緒。
自己呢……
嗯,可以是趙明誠,也可以是她們家鬱鬱不得誌的文人鄰居,或者一個觀察者。
“如果我在裡麵的身份是趙明誠,那前麵多一幕戲,除了豐富故事,也確實能幫助我更好的代入進去。”
李石立馬想到了一首詞,一首被許多網友調侃為李清照“最膽大”、“最恥骨”的詞。
這首詞寫在她趙明誠結婚之後,描述了她婚後,在閨房內,與丈夫甜蜜恩愛的情景。
他思索了一會,鋪開紙張,拿起毛筆,沾墨寫道:
晚來一陣風兼雨,洗儘炎光。理罷笙簧,卻對菱花淡淡妝。
絳綃縷薄冰肌瑩,雪膩酥香。笑語檀郎,今夜紗廚枕簟涼。
這首詞翻譯過來,大意便是——
傍晚時分,來了陣風,下了場雨,洗儘了白天逼人的炎熱。女人彈完笙簧,又對著鏡子抹上一層薄薄的晚妝。
絳紅薄綃的透明睡衣朦朦朧朧,雪白的肌膚若隱若現,醉人的幽香彌漫在閨房裡。她忽然微微一笑,朝旁邊的男子輕啟朱唇,道:“郎君,今天晚上的竹席可真涼爽嗬。”
行書而就,擱筆。
李石望著紙上的詞,思慮起來。
“洗儘炎光……從詞的內容來看,可以當做是夏末秋初的時節,倒是還符合三幕都是秋日的大基調。”
“詞也夠甜蜜,與後麵對比反差極大,能有足夠的衝擊力,隻是,詞中描述來看,她穿著閨房透明薄紗的睡衣向丈夫示愛,場麵過於私mi……怕是李詩意不太好用舞蹈來表現這一幕……”
“如果選這一首,她不會認為我是故意的吧?”
他思考一番,心想,身正不怕影子歪,我李石坦坦蕩蕩的怕什麼,都是為了創作,先把這首詞跟老鄉說說,看看她怎麼想的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