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念頭一生,當即開始考慮去哪采風。
腦子轉了一圈,忽然想起之前看到鳳凰傳奇演唱會的新聞,腦海中突然蹦出一個想法:帶母親去聽鳳凰傳奇的演唱會!
這個念頭頓時讓他有些激動。
帶著母親去她聽她日常廣場舞選歌的歌手演唱會,想想還挺有意思的。
不過很快又冷靜下來,理智地思考一些現實問題:母親的身體適不適合參加這種嘈雜、躁動、人山人海的演唱會?還有,母親她自己想不想去?
“老娘現在身體還挺好,這方麵應該問題不大,去之前先帶她做個體檢就行。關鍵,還是看她自己願不願意去,想不想去……”
李石琢磨著,如果母親願意去,那就把娜姑也喊上,有娜姑在,會方便很多。
打定主意,他拿起手機,當即給李喬娜打了個電話:“娜姑,是這樣……”
他把自己的想法一說,李喬娜立馬支持,不過她考慮的更多:“就是有兩個問題,一個票好像不太好買,我看網上的新聞,預約搶票的人非常多,另一個就是他們演唱會的第一站在東山省的泉城,離我們這有點遠了,嫂子她暈車……”
李石道:“這些都沒問題,票我來解決,暈車的話到時候買高鐵商務座,現在關鍵是看我媽願不願意去,她這個人不愛挪窩,我就擔心她不願意去。”
李喬娜笑著道:“那我現在就去跟她說。”
李石想了想,加了句:“娜姑,你主要是告訴我媽演唱會是什麼,還有出行方式,消除她的顧慮,然後再讓她自己選,如果她真心不願意去,也不勉強。”
自己的孝心是自己的,但不能裹挾母親自己的意願。
事實上,他還是了解自家老娘的。
過了三四十分鐘,娜姑打了電話過來:“石頭,我跟嫂子說了,她不想去。”
旁邊又響起了李母的聲音:“兒子,那個東西太鬨騰了,我平時聽歌跳跳舞就挺好,但那個演唱會就不去了。”
李石笑道:“那就不去了,等明年找時間,咱們一起出去旅遊好了。”
一說這個,李母那邊立馬提高音量,很是期待地道:“秋葉也這麼跟我說過,她說她明年下半年工作就不會那麼忙了。”
李石聽出來了,老娘這不是期待旅行,而是期待能和秋葉一起旅行。
掛了電話,他便給陳秋葉發了視頻通話過去,把剛剛的事簡單說了一遍,然後笑著道:“她已經在期待明年下半年和你出去玩了。”
視頻那邊,陳秋葉穿著白色浴袍,素顏依舊美如仙蓮:“放心吧,關於媽的事我和悅蘭姐都記在心上,還設置了備忘錄,肯定不會忘!我計劃明年九月份前辭職,把事業重心轉移到潭州去,然後過度一個月,就開始安排咱們一起旅遊的事。”
李石又問:“那年前還去東北嗎?”
陳秋葉立馬露出歉意:“去不了了,臨時接手的新項目走不脫,估計得忙到小年後才能結束了。”
李石安慰她:“沒關係,未來長得很,尤其你明年九月份辭職之後,咱們有的時間。”
“嗯嗯!”
和秋葉、悅蘭視頻了半個小時,掛斷後,時間已經來到十一點多,有點晚了。
李石打開電視,拿著平板隨意搜索著各種信息,比如一月份哪裡的風景最美,冬季自駕旅行路線等等。
最後還是沒拿定主意去哪,索性去書房找了幅紙質地圖,閉著眼睛,隨手一點——
“巴東縣?”
他快速搜了一下這個縣,發現這裡就是北湖省神農架林區附近,快速做出決定:“就這了,明天一早出發,來場一個人的自駕遊寫生!”
從潭州到巴東,五百八十公裡,按照地圖導航的路線走,開車隻要七八個小時就能到。
可李石這趟是去采風的。
他先繞道洞庭湖,遊玩後創作了《洞庭有君山》。
再沿著長江往上,抵達荊州,在荊州找了家民宿住了四天,寫了一篇《荊州小居》,後繼續溯江而上,轉到三峽,望著這座浩瀚的工程,創作了《三峽出平湖》。
兩天後,最終到了巴東,在巴東周圍玩了五天,寫了《神農架冬遊記》,起程往回走的時候,有天傍晚路過長江邊,停下來望著滾滾東逝的江水,感慨下,鋪紙研墨,創作了這次出來的第一首妙品《江水東歸》。
如此來回半個多月,李石一種創作了五幅作品,其中一幅妙品,四幅能品。
一月二十五號這天下午回到潭州後,他先打了個電話給助理張慧靜,告訴她自己回來了,讓她趕緊到鳳凰灣來後,再去浴室好好的衝了個澡,洗掉這一路的風塵仆仆。
十幾分鐘後,他來到房間,把五幅新作擺在書桌上,然後翻到賀雅茹的號碼,撥了過去。
響了幾聲,被接通,對麵立馬傳來貴婦人悅耳的聲音:“李老師,我也正要聯係你呢!”
李石聽初步她聲音裡的喜悅,問道:“怎麼了,是有好事?”
“對,好事!我收到回饋,你的七本著作麵世後,在書法理論界引起了非常大的轟動!不僅僅出版社那邊多次詢問是不是開幾個研討會,還有協會那邊,我小姨……”
賀雅茹細細說著李石七本學術專著出版上市後,在業內產生的反饋。
對這方麵,李石還是很重視的,聽的很認真,時不時還打斷她詢問幾句。
“最受關注的還是《李石的美人書體》這一本,對書中出現的你的作品討論最多,尤其是《滄海劍篇》和《觀滄海遊記》,大家都想一睹真跡!這些天,我小姨家的電話都快被人打爆了,因為上次拍賣會的事,她的那些老夥計,都知道她和你很熟,沒辦法聯係你,就都去找她了。”
李石聽著,笑了笑,很高興,但也沒有過分激動。
他對這個情況早有預計。
自己七本專著,可謂是乾貨十足……裡麵還有大量的理論創新,隻要識貨的人,讀完後肯定會引起重視。
而美人書體,更是毋庸置疑,它的誕生脈絡清晰,跟腳非常正——自己在專著中不但把它誕生的過程寫的很詳細、很形象,還進行了充分的理論論證!
隻要不是故意找茬和胡攪蠻纏的人,智商正常的書法學者,都能清晰地認知到它在藝術上的高度。
而他那一幅幅美人書體的作品,就引用在著作中!
任人品鑒和欣賞!
“目前打了電話給我小姨的書法家和書畫藏家有秦亮、沈友海……”
李石聽貴婦列出一大段名單,思慮片刻,便道:“雅茹姐,研討會依不開線下的,但是可以開線上的……另外趁著現在,把我有兩幅作品要先後上拍的事放出風去。”
等這次上拍的第二件妙品《思君》拍出高價,再及時宣傳書展的事,如此正好一環扣一環。
“好,我這就安排。”
掛電話前,李石沒忘記打電話給貴婦本來的目的,吩咐她派得力之人過來取上拍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