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三,清晨。
幾輛吉普車和一輛老舊的上海牌轎車先後駛入廠區,打破了廠內的平靜。
市工業局王局長、市國防工辦趙主任的車幾乎同時到達,更引人注目的是後麵跟著的兩輛掛著前進機械廠牌子的卡車和一輛麵包車。
前進廠廠長徐偉平帶著他的整個領導班子,以及主要科室和車間的負責人,足足十幾號人,浩浩蕩蕩地來了。
如此陣仗,引得紅星廠的安人員紛紛側目,都在嘀咕著是不是廠裡又來什麼大領導了。
廠部會議室被緊急布置了一下,搬來了些椅子,茶杯也準備得滿滿當當,紅星廠這邊,林默、馬為國、何建設、張救援等核心班子成員悉數到場,早早就在會議室等候。
九點整,會議室的門被推開,王局長和趙主任率先走了進來,麵帶笑容地和林默等人握手寒暄,緊接著,前進機械廠的一行人魚貫而入。
林默的目光第一時間就落在了為首的那人身上。
那人約莫五十歲上下,身材中等,略微發福,穿著一身半新不舊、熨燙得卻十分平整的深藍色中山裝,頭發梳得一絲不苟,但兩鬢已染上明顯的霜白。
這人就是前進機械廠的廠長徐偉平,通過早上和何建設的聊天中,林默知道一些他的情況。
徐偉平是技術工人出身,從車間主任一步步乾到廠長,在前進廠耕耘了近三十年,經曆過廠子最輝煌的年代,也眼睜睜看著它一步步滑向深淵?
是個務實又保守的乾部,缺乏大刀闊斧改革的魄力,但是對工廠和工人有著極深的感情。
就在林默打量徐偉平的同時,徐偉平的目光也牢牢鎖定在了林默身上。
當看到那位在電話裡被王局長和趙主任交口稱讚、想出“聯合生產”點子的林廠長,竟然如此年輕時,徐偉平的臉上掠過一絲難以置信。
他早就通過自己的渠道打聽過,知道紅星廠起死回生全靠這位新來的年輕大學生廠長,知道他有技術、有魄力,還被軍方特彆授予了軍銜。
但聽說和親眼見到是兩回事,眼前這個年輕人。
看上去比自己廠裡很多技術員還要年輕,言語談吐雖沉穩,但那份年輕帶來的朝氣是無法掩蓋的。
就是他,一手將紅星廠從泥潭裡拉出。
徐偉平心中五味雜陳,有驚歎,有懷疑,更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苦澀,他勉強壓下心緒,臉上擠出公式化的笑容,主動向林默伸出手。
“林廠長,久仰大名,真是百聞不如一見,年輕有為啊!”徐偉平的聲音帶著些沙啞。
“徐廠長,您過獎了,歡迎歡迎!各位前進廠的同誌,歡迎來到紅星廠!”林默不卑不亢地與他握手,態度謙和卻自信。
雙方人員各自落座,會議室裡頓時顯得有些擁擠,何建設和前進廠那邊一位副廠長王波,互相介紹著兩邊的人員,氣氛看似融洽,實則暗流湧動。
寒暄過後,市工業局王局長清了清嗓子,作為級彆最高的領導,主持開場:
“好了,同誌們,人都到齊了。今天是大年初三,把大家召集到這裡,就是為了寧北市兩家重要機械廠未來的發展大計。”
“情況呢,之前電話裡也都溝通得差不多了,前進廠目前遇到了一些暫時的困難,而紅星廠呢,肩負著重要的軍品生產任務,產能壓力很大。林默同誌提出了一個‘聯合生產’的創新思路,得到了省、市領導的初步認可。”
“今天呢,就是希望兩家廠子能夠開誠布公,好好談談,爭取找到一個互利共贏的合作模式,儘快把生產搞上去,把廠子盤活!下麵,就請紅星廠的林默同誌,先具體介紹一下他們的想法和方案。”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林默身上。
林默站起身,沒有拿稿子,目光平靜地掃過全場,尤其是前進廠的各位乾部,然後沉穩地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