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點半,天際剛泛起魚肚白,寧北市還籠罩在一片靜謐之中。
紅星機械廠門口,一輛掛著軍牌的綠色吉普車已經發動,葉城正在仔細檢查著車輛狀況,確保長途跋涉的安全。
林默和秦懷民教授先後趕到,林默換上了一身乾淨的中山裝,顯得精神奕奕,秦老則穿著樸素的夾克,神情從容,仿佛隻是去參加一次普通的學術交流。
“東西都帶齊了嗎?介紹信、批複文件、研究所的初步規劃……”秦老習慣性地提醒。
“都準備好了,秦老,您就放心了。”林默拍了拍隨身攜帶的公文包。
“林廠,一路注意安全,等你的好消息。”何建設帶著領導班子在一旁,親切的叮囑道。
雖然林默是廠長,但是私底下幾位年齡大的幾位領導班子成員都是將林默當後輩看待的。
在生活中以及其他方麵都給予關心。
“放心吧,何廠,馬科長,我不在的時候維護好廠裡生產,有什麼問題可以通知趙主任,他有辦法聯係到我。”林默點點頭說道。
在這個年代,出行聯係是個麻煩事,必須要有有線電話。
“好,那咱們就出發吧,爭取午飯前趕到,還能蹭老高一頓飯。”看著交代完後,秦老幽默地說著,拉開車門坐進了後排。
林默笑了笑,坐進副駕駛。
葉城確認兩人坐穩後,熟練地掛擋起步,吉普車駛出廠區,向著南方駛去。
寧北市距離京都,直線距離約四百公裡。
在這個年代,高速公路還是遙遠的概念,他們需要沿著坑窪不平的國道和省道前行,吉普車顛簸著,窗外的景色從城市的輪廓逐漸變為廣闊的田野、起伏的丘陵。
林默和秦老則在後排低聲交談著,主要是秦老向林默介紹京華大學相關院係的情況、幾位有潛力的青年教師以及可能遇到的畢業生特點,林默認真地聽著,不時提出一些問題。
四百公裡的路程,預計需要耗費五到六個小時。
臨近中午十二點,吉普車風塵仆仆地駛入了京都的範圍。
城市的景象逐漸繁華起來,灰色的樓房、寬闊的馬路、熙攘的人群,與寧北的寧靜形成了鮮明對比。
葉城按照林默指示的地址,穿過幾條胡同,最終在一個環境清幽、戒備相對森嚴的部委大院門口停下,經過嚴格的登記和電話核實後,吉普車才被放行,停在一棟略顯陳舊但十分整潔的單元樓下。
林默深吸了一口氣,整理了一下衣領。
這裡他太熟悉了,大學四年,尤其是逢年過節,他幾乎都是在這裡度過的,高主任不僅是他在京華大學機械係最敬重的導師,更待他如子侄,師母更是把他當自家孩子一樣疼愛。
他拎著從寧北帶來的一些當地的乾果和山貨和秦老一起上了樓,敲響那扇熟悉的防盜門。
門幾乎是立刻就被打開了。開門的是師母趙雅,一位慈祥而知性的中年婦女。
她一看到林默,臉上瞬間綻放出驚喜的笑容:
“小默!哎呀,真是小默!老高,快看誰來了!小默到了!”她一邊說著,一邊熱情地將林默和秦老往屋裡讓,“快進來快進來!秦教授,歡迎歡迎!老高念叨一上午了!”
“師母!”林默親切地叫道,臉上露出放鬆笑容。
高育主任也從書房裡迎了出來。
他年紀約莫五十多歲,頭發梳理得一絲不苟,戴著金邊眼鏡,氣質儒雅中帶著學者的嚴謹。
看到林默,他眼中閃過欣慰和喜悅,但語氣依舊保持著師長的沉穩:“林默來了,老秦,一路辛苦,快請進。”
“老高(老師)!”林默和秦老幾乎同時開口。
林默對高主任的稱呼,在公開場合是職務,私下裡則和過去一樣叫老師。
進屋落座,客廳雖然不大,但布置得整潔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