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創外彙”三個字,林默眼中精光一閃,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弧度。
這完全在他的預料之中,甚至是他計劃中更深層的一環。他等的就是這個!
“趙主任,外彙……不是問題。”林默的語氣平淡,卻帶著強大的自信,“隻要我們的電視機質量過硬、成本有優勢,我有信心讓它走出國門。”
趙建國愣了一下,沒想到林默口氣這麼大:“走出國門?你說得輕巧!國外的電視機品牌也不少,競爭多激烈……”
林默打斷了他,指著那邊被布蓋著的電視機原型,拋出了一個讓趙建國目瞪口呆的消息:
“趙主任,忘了跟您彙報。您上次來之後,我們研究所同步啟動了電視機技術的預研。”
“現在,我可以明確告訴您,電視機的全套技術,我們已經完全攻克了!從電路設計到顯像管驅動,所有關鍵技術難點均已解決,性能穩定可靠。”
“隻要上級批準,給我們生產線改造的時間和必要的原材料,我們立刻就能組織生產!”
“什麼?”趙建國猛地拔高了音調,眼睛瞪得像銅鈴,差點從椅子上跳起來:
“你說什麼?這才半個月!你們……你們連電視機都搞出來了?這怎麼可能?”
他感覺自己像是在聽天方夜譚。
半個月前,林默還隻是個想法,半個月後,他居然告訴自己技術已經完全攻克了?
這研發速度,簡直比“紅箭1”還要恐怖!
這家夥到底是個什麼怪物?
“技術儲備,有備無患嘛。”林默笑了笑,沒有過多解釋,“現在,就等政策東風了。”
…
與此同時,千裡之外的京都,總裝備部的一間會議室內,氣氛同樣凝重而激烈。
一場關於部分軍工廠申請“軍轉民”試點,特彆是關於紅星機械廠申請生產電視機的專項討論會,正在這裡進行。
橢圓形的會議桌旁,坐了十幾位相關部門的領導和專家,煙霧繚繞,大部分人的臉上都寫著“不讚同”三個字。
“胡鬨!簡直是胡鬨!”一位負責傳統軍工生產管理的領導用力拍著桌子:
“紅星廠是乾什麼的?是造‘紅箭1’火箭筒的!是搞HEX炸藥的!這是多麼重要的國防裝備單位!現在居然要去生產電視機?”
“這不是不務正業嗎?傳出去像什麼話!其他軍工廠怎麼看?都學著去搞副業,國防任務誰來完成?”
“我同意!軍工廠就要有軍工廠的樣子!不能看著地方上搞活經濟,就眼熱,就忘了自己的根本職責!”
另一位乾部附和道,“電視機?那是輕工部門的事情!我們不能開這個口子,否則隊伍就不好帶了!”
“技術力量分散怎麼辦?‘紅箭1’的產能還要不要保證?我聽說他主動請纓申請加入研發微光夜視儀。”
“那個什麼‘微光夜視儀’的研發還要不要繼續?林默這個年輕人,是不是有點好高騖遠了?”質疑聲接連不斷。
幾乎是一邊倒的反對意見。主持會議的李振華一直沒有說話,隻是靜靜地聽著,手指在那份紅星廠的申請報告上輕輕點著。
等到反對的聲音稍微平息了一些,他才緩緩抬起頭,目光平靜地掃過在場每一個人,沒有去反駁那些大道理,隻是用沉穩的聲音,問了一個最簡單,也最致命的問題:
“同誌們,你們說的都有道理。軍工廠確實應該以軍為本。”他頓了頓,拿起一份財務簡報,“但是,我現在隻問大家一個問題:
“錢,怎麼辦?”
他聲音不高,卻像一塊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
“紅星廠第二批‘紅箭1’訂單的貨款,我們已經拖欠了,並且最新一批的63改也沒辦法按時支付,不止紅星廠,很多廠子都麵臨著同樣的問題。”
“國家現在經濟困難,軍費緊張,這是客觀事實。”
李振華的語氣帶著一絲沉重,“沒有錢,工人工資發不出,原材料買不回來,連現有的軍工生產都無法維持,談何保證國防任務?談何研發新技術?”
他指著報告:“紅星廠申請生產電視機,不是為了享樂,不是為了搞副業,是為了自救!是為了在斷奶的情況下,自己找飯吃,活下去!”
“隻有活下去了,才能繼續造‘紅箭1’,才能繼續搞微光夜視儀!”
“他們最新的報告裡說了,電視機技術已經攻克了!”
“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他們有可能自己創造利潤,自己養活自己,甚至——”
李部長加重了語氣,“如果他們真有能力把電視機賣到國外,換來寶貴的外彙,那不僅解決了他們自己的生存問題,還能為國家做貢獻!這難道不是另一種形式的為國分憂嗎?”
他環視全場,那些剛才還慷慨陳詞的反對者們,此刻都啞口無言,麵麵相覷。
是啊,大道理誰都會講,可現實是冰冷的,沒有資金注入,一切都是空談。
李振華那句“錢怎麼辦?”像一根針,戳破了所有看似正確卻脫離實際的爭論。
會議室裡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最終,李振華部長沉聲道:
“這件事,我看可以特事特辦。同意紅星機械廠,作為‘軍轉民、以民養軍’的試點單位,先行嘗試電視機的小批量生產和內銷。”
“同時,鼓勵他們大膽探索出口創彙的可能。我們要看的,是結果,是能不能解決實際困難,而不是死抱著條條框框不放!”
一錘定音!
當這個消息通過加密電話傳到寧北,傳到林默耳中時,他並沒有表現出太過於激動,畢竟這在他的預料之中。
隻是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感慨道:
“還得要繼續加快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