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所?那個搞出‘紅箭1’的地方?”
“這……這怎麼可能?!他們才成立多久?有這方麵的技術積累嗎?”
“李部長,您確定嗎?微光夜視儀的技術壁壘可不是火箭筒能比的!”
果然,質疑聲立刻響起,不是專家們固執,而是這件事本身太過匪夷所思。
一個偏遠的、以常規武器起家的研究所,竟然不聲不響地搞定了連他們這些國家級院所都頭疼多年的世界級難題?這讓人如何輕易相信?
錢老扶了扶眼鏡,語氣謹慎:“振華同誌,我倒不是我們不相信,而是此事太過驚人,紅星廠我也專門去考察過,的確有一定的實力,林廠長在機械裝備上也非常有研究。”
“但是微光夜視儀的核心在於像增強器,特彆是三級聯超二代像增強管的技術,涉及光電陰極量子效率、微通道板增益與噪聲、真空封裝……這些難點。”
“我們集中了那麼多力量,搞了整整幾年都進展緩慢,他們一個廠辦研究所……”
錢老的臉上滿滿的是意外。
屬實是打破了他的認知。
在他的印象中,林默是一個非常有想法的年輕人。
不過那也隻是在熱火器上。
正所謂跨行如跨山,這之間的差距太大了。
李振華理解地點點頭,不過沒有過多解釋,隻是對大家示意:“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各位專家,請你們親自上手,驗證一下這台樣機的性能。”
“測試環境已經按照他們報告裡的要求,在隔壁暗室準備好了。”
專家們將信將疑地來到隔壁全黑的暗室。
當第一個專家——光電所的總工,按照簡易說明將眼睛湊到目鏡上時,他發出了一聲和趙建國當初幾乎一模見的、極度震驚的抽氣聲!
“這……這圖像!!!”
他失聲叫道,猛地調整著方向,“增益……這增益太高了!噪聲比我想象的要小得多!這分辨率……簡直了。”
“他紅星廠到底怎麼做到的?”
聽著這麼說,其他專家迫不及待地輪流上前。
有一個算一個,每一位資深專家在親眼看到那清晰的、綠色的、在近乎絕對黑暗中呈現出的微觀世界時,臉上都寫滿了巨大的震撼和難以置信!
“這……這效果……這絕對不是主動紅外!這是真正的微光成像!”
“比我去年在資料上看到的M國公布的AN/PVS5型的估計性能還要好!圖像更乾淨,細節更豐富!”
“星光條件下就能達到這種觀察效果?這被動觀測距離……恐怕超過200米了!”
質疑的聲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驚呼和熱烈的討論。
專家們都是內行,是不是真有技術,一眼就能看出門道。
這台樣機所展現出的性能,已經遠遠超出了他們的預期,甚至完全達到並且超出國際先進水平的門檻!
錢老院士激動地放下樣機,雙手微微顫抖,他立刻拿起旁邊那份厚厚的測試報告,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其他專家也紛紛圍攏過來。
報告上,一行行精確的數據和專業的術語,如同最有力的證據,衝擊著他們的認知:
“光電陰極靈敏度:≥&n”
單單這一數據已經遠超一代管水平,無限接近接近早期二代管標準!
可謂是全球領先。
&n國都要快出半步。
“三級聯像增強器理論增益:5x10^4,實測穩定在52000倍!”
“信噪比(SNR:15:1@10^4!”
“分辨力:中心視場&nm,邊緣視場&nm!”
“等效背景照度(EBI:2x&n/cm2!”
“強光保護功能:具備自動門控電源,可耐受短暫強光照射而不損壞(報告附有實驗記錄)!”
每一項參數,都經過反複測試,記錄詳實。
尤其是信噪比和分辨力這兩個關鍵指標,直接決定了觀測圖像的清晰度和有效距離,這台樣機的表現堪稱驚豔!
“老天……他們是怎麼解決微通道板(MCP的電子倍增均勻性和噪聲問題的?”
“還有這多堿光電陰極的製備工藝……這效率太高了!”一位專門研究像增強管的專家喃喃自語,看著眼前的工程樣機,仿佛在審視一件藝術品。
“看這裡,他們采用了浸沒式透鏡設計和自動亮度控製(ABC電路!”
“我的天哪,我們之前怎麼沒有想到這個方法,這些設計也太巧妙,對提升整體性能幫助巨大!”另一位光學專家指著報告上的結構圖,興奮地說道,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的奧秘。
所有專家都被這份報告和眼前的實物徹底折服了。
之前的所有懷疑、所有不解,此刻都化為了巨大的驚喜和由衷的敬佩!
錢老院士抬起頭,看向李振華部長,聲音因為激動而有些哽咽:
“部長!奇跡!這是真正的奇跡!”
“我可以負責任地說,這台樣機的綜合性能,已經達到了國際同期同類裝備的先進水平,甚至在部分指標上有所超越!”
“紅星研究所……林默同誌……他們立下了大功啊!這是我軍夜戰能力的曆史性突破!”
會議室內,響起了所有專家自發的、熱烈無比的掌聲!
這掌聲,是對紅星廠科研人員最高的致敬!
李振華看著這群激動不已的老專家,以及桌上那台改變命運的設備,心中波濤洶湧。
他知道,葉城日夜兼程送來的,不僅僅是一台儀器,更是無數戰士在前線中的“眼睛”!
“這下,前線夜間的局勢要攻守易形了!”
李振華興奮的喃喃自語。
說這話的同時,悄然間,東方已漸漸泛起了魚肚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