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總裝備部。
李振華站在辦公室窗戶前,難得有閒情逸致欣賞著窗外鬱鬱蔥蔥的景色。
他手中拿著一份剛剛從前線傳回的最新戰況簡報,嘴角不自覺地上揚,露出笑容,
簡報上的文字簡潔而有力,上麵清晰的寫著:
“自‘啟明星’微光夜視儀列裝一線尖刀分隊以來,我軍夜間作戰能力獲得革命性提升,各部利用夜間主動出擊,頻繁得手,屢建奇功。”
“敵夜間活動已基本被壓製,前沿陣地多處被我用小代價攻克,敵士氣低落,整體戰線向我方有利方向推進……”
字裡行間,壓在李振華心頭許久的那塊關於夜戰能力的大石,終於被徹底搬開!
這種舒暢感,對於他而言,比三伏天喝下一碗冰鎮酸梅湯還要痛快百倍!
而這種局麵的扭轉,遠在寧北的紅星研究所,那個名叫林默的年輕廠長,居功至偉!
“看來得儘快推動紅星廠的升級事宜了。”
“加快資源傾斜力度。”
“爭取培育更多的研究成果。”
“得讓林默這小子多乾點活,肩膀上多加加擔子。”
李振華喃喃自語,他已經下意識的將紅星廠與其他大型科研所放在相同的高度上了,甚至某些方麵還要超出一些。
……………
三天後,一次關乎全軍裝備建設方向的高級會議在京都召開。
軍內各方大員和頂尖技術專家參與會議,當議題進行到近期裝備研發與戰場應用時,端坐於主位的最高首長,在聽取了常規彙報後。
他輕輕敲了敲話筒,目光掃過全場,聲音沉穩而有力,清晰地傳遍會場的每一個角落:
“同誌們,近期的南疆戰事,大家想必都清楚了,我們的戰士打得很好,很英勇!”
“但在這裡,我要特彆強調一點,那就是技術裝備對戰鬥力的巨大支撐和倍增作用!”
他稍微停頓了一下,讓所有人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尤其是,在解決長期困擾我們的夜間作戰‘短板’方麵,我們已經取得了曆史性的,突破性的進展!”
會場內鴉雀無聲,所有人都知道首長指的是什麼。
“總裝備部在這方麵,工作做得是紮實的,是卓有成效的!”
最高首長將目光投向坐在前排的李振華,眼神中充滿了肯定:
“振華同誌,你們抓住了關鍵,組織有力!”
李振華立刻挺直腰板,心中熱流湧動。
接著,最高首長說出了讓李振華乃至整個總裝備係統都感到無比自豪的話:
“在這裡,我要特彆提出表揚的,是寧北的紅星軍工技術研究所!”
“紅星研究所”這個名字,被最高首長以如此鄭重的語氣在如此高規格的會議上提起,瞬間讓在場許多並非直接分管裝備的領導和專家們側目。
“這個研究所,我知道成立時間不長,級彆也不高,甚至在座的有些人都沒有聽說過。”
首長繼續說道,語氣中帶著讚賞:“但是,他們有著一股子緊盯前沿、攻堅克難的鑽勁!”
“從新型自動步槍的改進,到單兵火箭筒的跨越,再到如今這款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微光夜視儀!”
“他們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台階,用實際行動證明了,我們國家的軍工科研人員,有能力、有智慧攻克任何技術堡壘!”
他的聲音提高了幾分,帶著號召的意味:
“紅星研究所的成功經驗,很值得總結,很值得推廣!”
“我在這裡提議,全軍所有的軍工科研單位,都要認真地向紅星研究所學習!”
“學習他們不等不靠,主動作為的擔當精神!學習打破常規、勇攀高峰的創新精神!學習他們那種將科研成果快速轉化為戰鬥力的務實精神!”
最高首長的話音落下,會場內先是一片寂靜,隨即爆發出了雷鳴般的、經久不息的掌聲!
李振華用力地鼓著掌,眼眶微微發熱。
他知道,從這一刻起,“紅星研究所”這五個字,已經不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單位名稱,它已經成為了目前國內軍工科研的一麵旗幟!
…
很快,最高會議的精神和最高首長的指示,如同一聲響亮的春雷,迅速傳遍了全國各個軍工科研院所,生產單位。
“向紅星廠學習!”
這股強勁的風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席卷了整個軍工係統。
在許多老牌,大型的軍工科研單位裡,原本對於寧北那個“小地方”,“小廠子”的不以為然甚至隱隱的輕視。
但是在這股風潮和陸續傳來的確切消息麵前,被擊得粉碎,轉而化為了巨大的震驚和難以置信的好奇。
說起紅星廠,最初的對他的認識,基本上是來自63自動步槍改進型。
很多專家起初認為不過是小修小補,然而當他們看到實彈測試數據和部隊反饋,發現其在可靠性和精度上的顯著提升後,才明白改進的效果實在,絕非簡單的修修補補。
緊接著,HEX高能炸藥和紅箭1火箭彈。
輕便、簡單、威力巨大,完美契合單兵攻堅需求。
其設計理念之巧妙,成本控製之精準,讓許多還在埋頭搞複雜重型反坦克武器的研究所感到汗顏。
而最後,也是最重磅的的那款被譽為“黑夜眼睛”的“啟明星”微光夜視儀!
當一些光學、電子領域的頂級專家,通過各種途徑,艱難地獲取到一些關於“啟明星”的性能參數碎片。
比如驚人的五萬倍以上增益、高達28線對/毫米的中心分辨力,以及優異的信噪比時,他們的反應幾乎是出奇的一致:
齊刷刷的目瞪口呆,繼而陷入長久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