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裡,他結合這個時代的特點,闡述了一些“現代”的經濟管理思維:
“在管理上,我們可以引入一些新的理念,對於入園企業,市裡可以在土地租金、稅收減免、貸款貼息等方麵給予傾斜政策。”
“但同時,更要讓他們看到實實在在的利益,比如穩定的訂單,廣闊的市場前景,要用經濟利益這根紐帶,把大家牢牢綁在一起。”
“第二,強調專業化協作與規模效應,要引導每個配套廠專注於自己最擅長的領域,做精做深,不要貪大求全。比如,一個廠就專門生產電阻,另一個就專門做電容。”
“這樣有利於提高技術水平,保證質量,降低成本。當所有這些專業廠聚集在一起,為同一個目標服務時,就能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規模效應,整體競爭力會極大提升。”
“第三,需要建立‘供應鏈管理’意識。我們紅星廠作為龍頭,不能隻是被動采購,要主動介入關鍵配套廠的質量管理,建立供應商檔案和評價體係。對於質量穩定、交貨及時的優秀供應商,給予更多訂單和更優惠的價格;對於屢出問題的,要及時淘汰。”
“第四,注重技術溢出與人才培養。產業園不能隻是一個生產聚集地。可以依托我們紅星研究所的技術力量,定期為配套企業的技術人員舉辦培訓,鼓勵研究所與配套廠合作進行一些小改小革,解決實際生產中的技術難題。這樣,整個產業園的技術水平才能水漲船高。”
...........
林默的這番話,王為民聽得如癡如醉,筆尖在筆記本上沙沙作響,恨不得把每一個字都記下來。
這些理念,雖然還帶著這個時代特有的表述方式,但其核心——市場導向、專業化、供應鏈、競爭力——已經具備了現代經濟管理的雛形。
當然了,目前這些所有舉措的對象基本上都是國有企業。
更準確一點的來說是集體企業。
想要將效果發揮到極致,還是要差上一些的。
畢竟國有企業的能動性還是要差上不少的。
但是就目前而言也隻能做到現在這樣了。
民營經濟的真正起飛還得等上好幾年。
“太好了!林默同誌,你剛剛的這一席話,真是讓我茅塞頓開啊!”
王為民合上筆記本,滿臉振奮,“我回去就向市裡彙報,立刻啟動領導小組的籌建工作!按照你這個藍圖來,我們寧市的工業,想不騰飛都難!”
送走了心潮澎湃、乾勁十足的王為民,林默辦公室重新恢複了安靜。
他坐回辦公桌前,卻沒有立刻處理桌上積壓的文件,而是陷入了另一層麵的思考。
如今的紅星機械廠,已經不再是那個幾百人、產品單一的小廠,而是下轄多個分廠、研究所,擁有軍品民品兩條線,建製提升到副師級的綜合性單位。
“副師級…”林默的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
這個級彆不僅僅意味著榮譽和待遇,更意味著責任和規範。
過去那種依靠個人威望和幾個核心骨乾“衝鋒陷陣”式的管理,已經無法適應未來的發展需求了,必須進行詳細的組織劃分,建立起正規化、製度化的管理體係。
他鋪開一張白紙,拿起鋼筆,開始勾勒紅星廠新的組織架構。
首先是領導決策層,廠黨委毫無疑問是核心領導地位,主要把握方向,決策重大事項。
目前廠黨委和研究所黨委合二為一,林默自己作為廠長兼所長,是行政和科研工作的最高負責人。
副廠長何建設主持日常生產經營,副所長秦懷民主持日常科研管理。
然後是一些職能管理部門。
廠部辦公室主要負責文秘,檔案、接待、協調。
安保科:主要負責廠區安全以及研究研所安全,保證研究資料的完整性。
計劃財務科:負責全麵預算管理、成本核算、資金調度、財務報表。
人力資源科:負責人員的招聘、調配,考核,工資福利,尤其要建立技術職稱評定和晉升體係,打通工人和技術人員的成長通道。
後勤保障科:負責全廠的物資采購,倉儲,運輸,宿舍,基建維修等。
質量管理科:獨立於生產部門,負責從原材料入庫到成品出廠的全流程質量監督和檢驗,擁有質量一票否決權。
再次是業務執行層麵,即各分廠,車間和研究所內部:
紅星機械廠(一分廠):目前主要負責原有63改部件及“紅箭1”部分結構件生產,下設機加車間、熱處理車間、總裝車間。
紅星機械二廠(二分廠):由前進機械廠整合而來,逐步承接更多“紅箭1”及未來新槍械的生產任務。同樣需設立對應車間。
紅星電子設備廠(三分廠):專司“紅星”牌電視機及其他未來民用電子產品生產,設立電路板車間、裝配車間、調試車間等。
微光夜視儀生產車間:目前雖在總廠區內,但因技術敏感性和工藝特殊,應作為獨立車間管理,直屬廠部。
紅星軍工技術研究所:按照項目和專業方向進行劃分,“輕武器研究室”,“光電技術研究室”,“火炸藥研究室”,“電子工程研究室”等。
每個研究室由資深研究員或工程師負責,同時設立所屬的試製車間,負責樣機試製。
……………
林默一邊勾勒,一邊思考著人員的配備,將組織架構逐步的一點點完善。
“何建設可以更多地轉向全麵經營管理和新產業園的協調,張援朝全麵負責采購,對外銜接和物資采購,板上釘釘的後勤保障科長。”
“馬為國專注電子設備廠,王鐵柱這類老師傅,可以擔任關鍵車間的主任或技術總監,新來的大學生們,根據專業和能力,直接充實到研究所各研究室或技術管理崗位……”
一個上午過去,畫完最後一筆,林默放下鋼筆,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他拿起電話,搖通了何建設辦公室的號碼:
“何副廠長,請你過來一下,另外,通知秦副所長、馬廠長,還有各車間主任,下午兩點,召開一個領導班子擴大會議,我有重要的事情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