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青春》的出版關係到文淵能不能賺到更多錢,能不能給安欣夢的奶奶治病。
文淵是很著急的,話語中帶著一點催促。
坐在他對麵的王編輯,其實也著急,沒有《青春》的出版,那山城出版社,連出版最後一本書的機會都沒有,直接就要倒閉。
見文淵問起,王編輯並不隱瞞,說了出實情,想讓文淵也來想想辦法。
從此,王編輯想著讓一個還是學生的人來想辦法,足以看出已經是亂了分寸。
不然,一個正常的成年人,都不會相信一個學生提出來的建議。
文淵聽完王編輯所說的,出版社遇到的困難,他有辦法嗎?他還真有辦法。
山城出版社遇到的問題是沒有銷售渠道,值得注意的是山城雖是一座城,但並不代表山城就沒有管轄下的鎮子和村子。
山城的人口並非是全部聚集在城中的,在鎮子和村子裡麵,也是聚集了不少人口的。
因此,在鎮子和村子也有書店存在。
文淵就看上了這些鎮子和村子的市場,這些書店以山城出版社的能量,出版一些書籍還是沒問題的。
在主城區隻能賣出一千多本,沒有關係。
隻要《青春》上架後,在鎮子和村子的市場表現得非常多好,那商人都是逐利的,肯定會來找山城出版社合作。
先前不合作,也隻是因山城出版社之前出版的作品,一直賣得不好,甚至賣不出去。
這些書店的老板也不是傻子,白白虧錢的事情,他們自然不會做。
而隻要能看到賺錢的機會,那這些人自然就會主動來買這些書。
王編輯聽完文淵所說的,去山城的鎮子和村子的書店賣《青春》眼睛就是一亮。
可他做編輯多年,也不是一個傻子,立馬就發現了問題。
“文淵你的辦法是好,可真鎮子和村子,都不是閱讀的主要群體,說起閱讀還是主城區的人更加喜歡一些。”他這麼說。
文淵聽後他所說,卻一笑道:“這本《青春》不一樣,在鎮子和村子裡麵會有不少人喜歡的。”
王編輯聽文淵這麼一說,回想起《青春》的內容來,忽的眼睛一亮覺得文淵所說的不假。
文淵怕王編輯不放心,多嘴解釋了一下:“鎮子和村子裡麵的人,也愛看書不過他們愛看的都是娛樂性更強的書,並是城裡喜歡看的那種功利性比較強的書。
而毫無疑問的,《青春》就是一本娛樂性比較強的書。”
王編輯這麼聽了一番,當即大喜:“好好,如此我們的銷路就不是問題了,文淵想不到你小小年紀對市場有如此分析。”
“能把《青春》的出版問題給解決了,我就謝天謝地了。”文淵打趣了一句。
“嗯,肯定能解決,現在也很晚了,要不要一起吃個飯。”王編輯說。
“不用了,我得回家去了。”文淵看著已經要黑下去的天空說。
王編輯站起身說:“這樣我就不送你了,我先去找主編大人商量一下,你所說的事情。”
“好。”文淵也站起身說完後,他便往山城出版社外麵而去。
在他往山城出版社外麵而去,一出去過後就往安欣夢家裡趕去。
在文淵走後,王編輯就去了主編辦公室,進入主編辦公室後,周主編就說:“什麼事?毛毛躁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