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官方的一紙公告,像是在滾燙的油鍋裡潑進了一瓢涼水。
炸了!
整個互聯網,徹底炸了!
“官方認證,最為致命!這波我站電影這邊好吧!”
“笑死,年度最佳反轉!陸鳴的粉絲臉都被抽腫了吧?搞了半天自己才是小醜!”
“彆的不說,就衝豆瓣這波硬剛,我明天就去買票!必須支持一下這個三萬票房的‘神作’!”
網絡的風向,就是這麼瞬息萬變。
前一秒還被釘在“刷分恥辱柱”上的《這個男人來自地球》,下一秒就被捧上了“被資本打壓的遺珠”的神壇。
無數網友的好奇心被拉到了頂點,他們瘋狂湧入購票軟件,想要一睹這部奇葩電影的真容。
然後……他們傻眼了。
“臥槽?星火院線是哪個犄角旮旯裡的玩意兒?怎麼地圖上都搜不到?”
“我這十八線小縣城,連個排片都沒有?看不起誰呢!”
“淦!全城就一家破電影院有排片,還他媽在郊區火葬場旁邊!導演是懂選址的!”
就在這群嗷嗷待哺的網友抓心撓肝的時候,一篇長評,宛如平地驚雷,在一個名為“電影狗”的論壇裡橫空出世。
發帖人,是論壇裡小有名氣的影評人,ID叫“電影小學生”。
此人以看片量大,口味刁鑽,噴人從不嘴軟而著稱。
他發的帖子標題,簡單粗暴,充滿了小學生式的炫耀和挑釁——
《我宣布,沒看過〈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的人,品味都不是很理想!》
這標題,瞬間就吸引了無數火力。
“喲,哪來的大神啊?口氣這麼大?”
“一個三萬票房的電影,吹上天了是吧?收了多少錢啊?”
“樓主先死個媽助助興,我再點進去看。”
論壇裡的老哥們,各個都是人才,說話又好聽。
然而,當他們罵罵咧咧地點開帖子,看完第一段之後,鍵盤上的手,都情不自禁地停了下來。
【在點開這篇帖子之前,我知道你們想說什麼。刷子,水軍,收了錢的狗。無所謂。因為當一部電影,能把你的世界觀按在地上摩擦,再狠狠地踩上幾腳,然後重塑出一個更宏大的宇宙時,任何言語上的辯駁,都顯得蒼白無力。】
【我承認,走進電影院之前,我就是抱著“審判爛片”的心態去的。一個房間,幾個演員,叨逼叨九十分鐘。這不叫電影,這叫催眠。】
【但是,我錯了。錯得離譜。】
【電影開場十分鐘,我還在玩手機。二十分鐘,我放下了手機。三十分鐘,我的後背已經離開了座椅。當男主角平靜地說出,他曾經狩獵過猛獁象,認識梵高,甚至和佛陀坐而論道時……】
【我操!我旁邊的哥們直接爆了粗口,但沒人罵他。因為整個放映廳裡,所有人的感受都是一樣的——頭皮發麻!那種感覺,就像有人在你腦子裡引爆了一顆思想的核彈!這不是科幻,這是神學!這是哲學!這是人類曆史本身!】
【它沒有任何特效,卻比你看過的任何一部特效大片都要宏偉。因為它構建的場景,不在銀幕上,而在你的想象裡!一個橫跨了一萬四千年的宏大史詩,就靠幾句對話,在你腦內,轟然建立!】
【我不想劇透,我隻想說,最後十分鐘的反轉,直接把我的天靈蓋都給掀了!我走出電影院的時候,腿是軟的,手是抖的,看著馬路上車水馬龍,第一次感覺到了時間的恐怖和生命的渺小。】
【9.2分?不!在我這裡,它就是滿分!神作!不接受任何反駁!】
這篇長評,寫得極度情緒化,充滿了各種歎詞和粗口,毫無專業影評人的嚴謹,反而像是一個小學生考了滿分後,語無倫次地跟全世界炫耀。
但,就是這種不加掩飾的震撼,通過文字,狠狠地擊中了每一個讀者的心!
幾乎是帖子發出去的瞬間,顧徹昨天抽到的那張【口碑發酵卡】,悄無聲息地,開始發揮它的魔力!
冥冥之中,似乎有一股神秘力量在推動。
這篇帖子,被各大電影公眾號,微博大V,論壇版主,像是瘋了一樣地瘋狂轉載!
標題越來越聳人聽聞。
《震驚!骨灰級影評人稱其為“思想核彈”,這部三萬票房的電影究竟是什麼來頭?》
《年度第一神作誕生!看完它,我才知道以前的科幻片都是垃圾!》
《豆瓣9.2分真不是刷的!首批觀眾長評出爐,字字泣血,句句誅心!》
如果說,“電影小學生”的帖子隻是點燃了第一把火。
那麼,緊隨其後,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的,更多首批觀眾的真實長評,則徹底引爆了整個輿論的火藥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