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街之上,韋諒騎馬立在中央,看著韋堅帶著家中二十八名護衛朝長安縣廨而去,他轉過身,騎馬往大明宮而去。
西側宮牆高聳,上麵隱約可見手持長槊肅立的禁衛士卒。
不,是左右羽林軍士卒。
如今大唐有三座皇宮,西內太極宮,東內大明宮,南內興慶宮。
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以及高宗皇帝前期在太極宮,大明宮修好之後,高宗皇帝便多在大明宮,到了當今聖人,他將自己為親王時的府邸擴建為興慶宮,常居住在此,以此處理政事。
當然,當大殿番邦國使前來進貢,李隆基還是會回到大明宮接見,展現皇家威儀。
甚至在當年“三庶人”案前,太子李瑛率軍闖宮之前,李隆基在大明宮處置政務的時間也相當長,隻是在那件事情之後,他就多居住興慶宮。
當然,如今因為楊玉環在大明宮出家,所以李隆基也常回大明宮。
畢竟楊玉環現在沒名沒份,身份尷尬,也不適合去興慶宮。
就比如今年春年時節,李隆基就在大明宮。
天色未亮,韋諒已經進入了大明宮,在宣政殿後側見到了自己的上司,左千牛衛中郎將薛暢。
兩隊千牛衛肅立在旁,其中一半左千牛衛是韋諒的同僚。
一身紅衣金甲,身材高大,手按千牛刀,麵色肅穆的薛暢,站在眾人之後,看到韋諒抵達,薛暢微微點頭,閃著眉上的血痕道:“今日你跟在我身邊,不要多話。”
“喏!”韋諒神色頓時肅然起來。
就在這個時候,“吱呀”一聲,前方的紫宸門一下子打了開來。
一架禦輦被尚輦局的十二名輦士抬著,步出紫宸門。
上麵坐著披著厚厚鶴氅的聖人。
韋諒不敢抬頭,隨即和所有千牛衛齊齊躬身俯首。
一瞬間,四周安靜的可怕,隻聽見輦士腳步沉穩有節奏的前行。
禦輦從眾人中間而過,兩側的千牛衛同時轉身,然後跟著左右千牛衛中郎將一起,隨同聖人前往興慶宮。
韋諒呼吸沉穩的跟著動作,在剛才的某一瞬間,他和李隆基之間的距離,甚至不超過一丈……
一身紫色圓領袍,頭戴進賢冠,身材魁梧的高力士,帶著兩側二十四名身材健壯的內侍跟隨在此。
六名千牛備身刀,十二名備身左右持弓,三十二名備身手持長槊隨在側後。
出宣政門,四隊金吾衛,在左金吾衛將軍李欽率領下,彙合而來。
李欽,左金吾衛將軍,隴右軍裨將李思恭之子,雖然不是宗室,但出身隴西狄道,隴西李氏嫡係,由隴右軍裨將積功升左金吾衛將軍。
一行人從延政門入夾城,通夾城而至興慶宮。
夾城,興建自開元十四年。
當時興慶宮重心日盛,擴建為政治中心,李隆基命人沿長安外郭城東牆內側修築夾城。
北起大明宮南牆,南至興慶宮,全十五裡。
夾城一起,徹底隔絕視線。
皇帝可以快速隱秘的在大明宮和興慶宮之間通行,避免影響百姓,也保證隱秘安全。
夾城也通十六王宅,諸王每臨上朝,都可以通過夾城前往大明宮和興慶宮,避免諸王和外界太過溝通。
同時,十六王的情形,也會在第一時間通過夾城傳入到高力士的手上,然後由高力士密報李隆基。
在開元二十年,李隆基更是夾城向南延伸至曲江芙蓉園,以方便自己遊幸園林,同時監控城南。
……
韋諒隨著眾人一起抵達興慶宮,然後隨隊宿衛。
隻是無聲之中,韋諒心底閃過一絲不屑。
李隆基,疑心病真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