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寧有了大丫的記憶,知道這個家裡,最不好相處的是二嬸,雖然二叔也行,但是他耳根子軟,怕老婆。
所以二房是二嬸說的算。二嬸原來還好,因為大丫爹在鏢局乾活,每個月都能拿回一兩銀子的工錢,這個家每個月都有進項,日子自然過得比村裡其他家裡過得好,二嬸也沒顯露什麼不滿。
但是現在因為大丫爹意外去世,娘有要改嫁,那大房的三個孩子還不大,沒有能乾活的,所以這個家的主要勞動力就成了二房,所以二嬸就有點不情願養大房的孩子。
“二嬸,這說的什麼話呀,怎麼是二叔養著我們,我們又沒分家,我們吃也是吃的我爺奶的,怎麼就是二叔養我們了?”楊秀寧看著楊周氏。
楊周氏看了看楊老太太,悻悻的坐著不說話了,把剪刀扔下出去了。
“奶,我好多了,我想過去我姥姥那,把我娘接回來。”楊秀寧不理楊周氏,拿起楊周氏扔下的剪刀繼續剪豆角絲。
“行呢,我也打算這兩天過去看看,明天吧,我帶上你過去看看。”楊老太看著楊秀寧。
“你二嬸你不用管她怎麼說,這個家還是你爺做主,輪不到她來說的算。”楊老太道。
“奶,我知道的,不過我們大房現在情況,確實也是有點拖累二叔二嬸,爹不在了,我娘性子又軟,現在大房能撐起來的就剩下我,弟弟妹妹還小,但是我會努力的把弟弟妹妹養大的。”楊秀寧堅定的跟著楊老太,楊秀寧有大丫的記憶,所以也知道她娘是個性子軟的,撐不起事的。理工女的辦事風格從來都是乾淨利落,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管他呢。
“好!好!好!我就知道我們大丫是個能抗事的,你爹也是沒有白疼你,你爹在天有靈,看著一定會放心的。”楊老太紅著眼睛,用手抹去眼角的淚。
楊秀寧幫著老太太把剩下的豆角全部剪好,晾曬了。
第二天一早,楊秀寧安頓好弟弟妹妹,和楊老太去了外婆家,楊家所在的村子是楊家村,背靠大山,因為村裡大部分人都是同族的、同姓的,楊家村也因此得名,而楊大丫的姥姥家所在的柳山溝,一聽就是柳樹特彆過的山溝溝。
楊秀寧跟著奶奶坐著車,由二叔趕著牛車,對了這個家還有牛和牛車,還是大丫爹在的時候,買下的。也是這個村子唯二的有牛和牛車的家了,另一個當然是村長家了。
因為離的遠,楊大丫從小到大也沒去過幾次姥姥家,不過知道姥姥家的兩個舅舅,已經成親有孩子了,因為家裡窮,兩個舅舅成親晚,還是嫁了兩個女兒之後,用兩個女兒的彩禮錢給兩個舅舅辦的喜事。
楊秀寧跟著奶奶來到柳家溝的時候已經接近中午了,二叔趕著牛車,來到姥姥家前,房子也是土方,但是比楊家的房子要小,院牆半人高,在外麵就可以看清院子裡麵的情形。
院子裡有幾個孩子正玩耍呢,有一個還躺地上哭呢,渾身都是土。
“你家大人呢?”二叔問道
一個大點的小男孩跑到屋裡“咱家來人了”,在外麵可以聽到小孩的吼叫聲。
隨著小孩的說話聲,一個瘦小的老太太走出來,衣服上打了補丁。
“親家母、親家二叔也來了,大丫也來了,你可挺長時間沒來姥家了,快屋裡麵坐。”說著讓他們往裡走。
二叔去栓牛車,楊秀寧拎上奶奶準備的一條肉和一包點心,跟著楊老太進屋裡。
屋裡麵比較暗,兩個老太太進屋,楊老太拿過肉和點心,放在屋裡唯一的櫃子上。
“親家母,我來的匆忙,沒準備彆的,拿了點肉和點心,你彆挑理啊。”楊老太笑著道
“哎呀,親家母你就是外道呢,來就來吧,還帶東西,那我謝謝你啦。”柳家老太太說著把點心和肉放進櫃子裡麵。
“大丫娘呢?我過來接她回去。”楊老太太問道
“大丫娘去後院園子摘菜了,這到飯點了,準備吃飯呀,你說你們也不早點來,這家裡也沒啥招待的。”柳老太太抱怨道。
兩個老太太嘮著閒磕,楊秀寧走出屋,看到那幾個小孩玩呢,剛才在地上哭的也起來了,嘴含住手指,留著大鼻涕看著埋汰的,楊秀寧猜測這幾個孩子就是舅舅家的還,不過不知道都是誰家的,來到他們跟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