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寧迷迷糊糊聽見了聲音,睜開惺忪的雙眼,看見柳氏正在穿外衣,“娘,你起了?”楊秀寧問道,“大丫,你再睡一會兒吧,我去看看做早飯,你奶她們也快起了。”柳氏說著,走了出去。
楊秀寧見柳氏走出屋門,也起來將衣服穿好,跟著柳氏來到正房,正房一般不鎖屋門,就是方便兩房媳婦過來做飯,廚房的東西屋牆上各有一個三十厘米左右的窗口,平時使用布簾擋住的,如果外麵有動靜可以撩開簾子看到外麵的情況,據說是厲害的婆婆防止兒媳婦做飯偷吃,所以專門做的窗口,監督兒媳婦乾活的。
楊秀寧幫著柳氏做飯,飯做一半的時候,周氏走了進來。
“大嫂,你都做上飯了,你回來可真好,我可輕省多了,你不在這幾天,天天都是我做飯,一大家子好幾口人,可真夠累人的,也沒有個人幫我,你看你做飯還有大丫幫忙,不像我家裡兩個討債鬼,就知道吃,也不知道幫忙。”周氏陰陽怪氣的說著。
“弟妹,這幾天辛苦你了。”柳氏性子軟,說不出強硬的話來,隻是虛虛的到了句辛苦。
聽著東屋的動靜,估計楊老頭和楊老太太也起來了。
這時楊老太太撩開簾子,看著柳氏說“大丫娘,飯做好了就叫孩子們過來吃吧,吃完了你爹要下地看看呢,不知道地裡這幾天啥樣了?”
“好的,娘。”柳氏應道。
一家人吃著飯,早上吃的高粱稀飯,農家一般不乾力氣活的時候,都是吃的稀一點的,倒秋收的時候會吃的好點,楊家的生活水平在村裡已經算是中上等了,像一些窮一點的家裡,就是兩頓飯,早上不吃,中午吃點略微濃稠的粥,晚上喝點稀粥,一天就這麼糊弄過去了。
楊家因為之前大丫爹在鏢局做工,所以家裡生活水平還可以,但是隻是做到了喝稀粥,還不能做到頓頓吃乾飯。
“爺,你一會兒要下地?我也想跟你去看看,學一下怎麼種地。”楊秀寧看著老楊頭說著。
老楊頭看著大丫,似乎能從她的臉上看到老大的身影,他也是這麼大的時候,跟他說“爹,我想出去看看,學點什麼!”鏢局的工就是憑著他自己找來的,這件事在村裡是很震撼的,也是讓老楊頭引以為傲的。
老楊頭昨天也聽了老婆子說,大丫要撐起大房,照顧弟弟妹妹的事情,大房的柳氏不頂事,大丫是長女,大丫性子也是堅韌,脾氣又硬,大兒子如果在,大丫這脾氣不好,但是大房現在需要一個頂事的,等過個三四年,大丫出嫁了,楊浩也長大了,也能扛起大房的大梁了。
“行,那你一會兒跟我下地去,老三你也跟著。”老楊頭放下碗筷道
“老二,你一會兒去給弄點柳樹枝條,我看咱家的框那幾個框都不行,趁著還沒秋收,把東西編出來備上,要不等忙的是時候哪有時間整框,跟彆人家也沒法張嘴借,都用著呢。”
“爹,我知道了,我一會兒去弄。”楊永祿應道。
老楊頭說著起身,楊秀寧和楊永壽跟著起來,楊永壽去柴房拿了下地的鋤頭,楊秀寧見有一個小點的框,隨手就拎上了。
楊家村雖然是個村,但是地裡位置很好,背靠大山,村子外圍有一條河,河兩邊種著柳樹,河水清澈,楊家村因為有這條河在,所以種的田地收的糧食也比外麵的多點。
這會還不到農忙的時候,遠遠的可以看見村裡的婦人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洗衣服。
楊家在村尾,今天去的地離家不遠,根據大丫的記憶,知道這個家有二十畝地,隻要十八歲成年的男子,在村裡都能領五畝地。楊老大去世,所以秋收之後會把五畝地收回,分給村裡其他成年的。
楊家村地處北方,這邊的農作物好像隻有小麥、小米和高粱,水稻也不常見,所以主食主要是小米、高粱、麵粉。
像楊家最近粥都是小米的或者高粱米的。
目前還沒見過楊家吃麵食,這幾天給楊秀寧吃的很心塞的,吃習慣了現代的科技有狠活,突然吃的這麼健康,還有點不習慣,真是粗糙牛馬突然吃點精料,腸胃不適呀。
楊老頭帶著兩個小的來到村西頭的地,放眼望去都是綠油油的莊家,穀子也就是還沒去皮的小米,已經開始出穗了,高粱也抽穗了,還有種的是糜子,去皮之後是黃米,吃黃黏米飯,或者碾成黃米麵,在東北做粘豆包和黃粘米糕都很好吃,在東北冬季的主要食物。
楊家今年種了二畝地的糜子,主要是自己吃用,還種了一畝地的土豆,種了四畝地的穀子,五畝地的小麥,剩下的都種的高粱,其實這些地聽著多,但是根據往年交了稅賦,一下人勉強能夠吃,楊家人生活還可以,是因為楊永福能每個月額外賺來錢,但是自從他出事之後,不僅沒有了額外的收入,秋收之後地也變少了,這對楊家人來說還是挺難過的。
西邊這塊地主要種的糜子,這個收的比彆的都早,糜子的穗頭已經沉沉的墜下下去,老楊頭用手掐了一點,用手撚開,放進嘴裡嘗了一下道“糜子長得差不多了,再長幾天,估計也該收了。早點收了早點入倉,要不就怕一下雨,都爬地上了,該不好收了。”
“爺,咱們這塊地能收多少斤呀?”楊秀寧問道。
“咱們這今年雨水好,今年隻要收秋之前不下雨了,這幾天再好好長長,今年也是個豐收年了。這塊地有兩畝的地,今年能收差不多五百斤吧,少的話也四百多斤,今年可以給你們多蒸點粘豆包啦。”老楊頭笑嗬嗬的說著。
兩個說著時候,楊永壽鑽進地裡,摘了幾個細細的糜子杆出來了,一邊往外走一邊說:“大丫,給你嘗一個好吃的。”
說著把開糜子杆上麵綠色的皮,裡麵有漏出一個白白的東西,“你嘗嘗”說著把白色的東西放在楊秀寧的嘴邊,楊秀寧看了看,遲疑的張開嘴咬了一口。沒有什麼特殊的味道,有點肉肉感覺,吃到最後還有點甜。
“嗯?還可以呢,老叔,這是啥呀?”楊秀寧結果楊永壽遞過來其他的,學著他扒開綠色的杆子,吃著白色的肉肉。
“你沒吃過,這個叫烏米,這種的沒長開的好吃,等長開了就不好吃了,吃到嘴裡就是黑色的了,口感發乾,沒有這種沒長開的好吃。一般這糜子地和高粱地有,因為長了烏米就不長糧食了。一般人家不怎麼給小孩吃,怕小孩饞了進去打,因為去地裡麵打烏米,容易把好的糜子和高粱碰到影響產量。”楊永壽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