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寧走進正房,看到楊老太正在教小妹怎麼吃烏米,告訴她這是什麼,小妹吃的直點頭。
看著可愛的都想捏一下她胖胖的小臉,“奶,你也知道這個?我還是第一次見過,吃過這個呢,吃著口感還可以呢,吃到最後有點甜甜的感覺呢。”楊秀寧蹲下拿出兩個,一個給了二弟,一個給了柳氏。
楊老太笑嗬嗬的說“我還是你爺爺帶回來給我,我嘗過呢。這個這麼直接吃也可以,我看你們帶回來挺多的,我一會兒給你們做個不一樣吃法的,老大媳婦咱們做飯,他們爺三跑了一晌午,估計也餓了,今天中午做點乾的吧。”
楊老太和柳氏準備了中午的飯,來到這好長時間,楊秀寧終於吃了與往常不一樣的飯菜了,柳氏用自家菜園產的菜,柿子和黃瓜是農村孩子吃到的最多的零食了,但是因為吃的少,西紅柿和黃瓜也不可能讓孩子隨便想吃就可以去菜園子隨便摘的,平時都是大人摘了給的孩子,不讓孩子隨便進菜園子摘這些,怕小孩手沒有輕重,直接把黃瓜秧子和柿子秧子給拽爛了。
最讓楊秀寧驚訝這邊不僅有黃瓜和西紅柿,還有茄子和辣椒了,那個楊秀寧嘗過還挺辣的,這些菜讓她有些許安慰,最起碼不會隻吃到白菜蘿卜。
知道這邊冬天菜幾乎都是蘿卜白菜,她看著這些菜就想,得想辦法儲存一點菜,提高一下冬天飯桌菜的質量,等她今年跟奶奶商量一下存點菜,沒準到時候還能賣出點錢,掙點錢增加一下家裡的收入呢。
柳氏把茄子、辣椒、豆角、還有烏米,按著楊老太說的,放進鍋中蒸上。還拔了菜園種的算,搗碎加了一點水和鹽。等把菜蒸好,放在飯桌上。
“大丫,你去二房把人叫過來吃飯吧。”養楊老太看著楊秀寧說,楊秀寧知道楊老太這是讓她給二房低頭呢。楊秀寧看著奶奶,笑嗬嗬的說“行,那我去叫二嬸他們吃飯,二弟你去叫爺爺他們吃飯了。”楊浩聽了大姐的話,跑出去叫爺爺吃飯了。
楊秀寧來到二房屋門口,敲了一下門大聲叫道:“二嬸,我奶叫你們吃飯了。”隔了一會兒聽到周氏應道“噢,知道了”。
楊秀寧也沒管她們出沒出來,直接回了正房,看到除了二嬸和雙胞胎都在了。
她挨著楊永壽坐下說“三叔,今天奶奶讓我娘做的好吃的,還有咱們打的烏米,你知道還能怎麼吃嗎?”
楊永壽笑著對她說:“不知道,我這是第一回拿烏米回家吃,之前都是自己打了悄悄吃,沒敢帶回來,要不會被罵。”
楊秀寧坐下之後,周氏帶著兩個孩子也進來了,直接坐在飯桌旁。
楊老頭拿起筷子夾起一塊蒸好的烏米,蘸著調好的蒜汁,吃了起來。楊秀寧看到爺爺的吃法,一下子就知道怎麼吃了,跟著也學爺爺的吃法,嘗了一下,確實和直接吃口感不一樣,蒸過得烏米發軟,蘸了蒜汁之後口感完全不一樣,經過蒜味一調喝,更好吃了,楊秀寧還吃了蒸好的茄子、豆角都蘸算,怎麼辦?太好吃了,沒有科技與狠活的農家產品,經過蒜味調和,太下飯了。
楊秀寧看大家吃的都挺香,幾個小的也搶著烏米吃。
吃完飯後,楊老太說:”老二家的,你把碗筷收拾一下,沒做飯就把廚房收拾一下吧。”楊老太把水端的很平。
楊秀寧跟柳氏帶著弟弟妹妹先回大房,也沒管二房。
老兩口起身進了東屋,等二房收拾完廚房。
“老二家的越發不像話了,你有時間敲打一下老二。”楊老太說了今天發生的事情。
老楊頭抽著眼袋說:“老二是個耳朵軟的,估計我說了也不管什麼用。”
“那也得說,再讓老二家這麼鬨下去,這個家得散。”楊老太恨鐵不成鋼。
“這幾天大媳婦有沒有問題那個木匠學徒的事?想讓能讓小浩去嗎?”楊老頭突然問
“聽老大的意思是怕小浩太小,受不住那份苦呢。但是不去學,這不是白瞎了一個學手藝的機會呢,這可是老大用命換來的,可不能這麼白瞎了。”老太太紅著眼睛說。
老楊頭沒愛說話,隻是一味的吸著自己的老煙袋。
楊秀寧正要從大房出來,透過門縫看到二嬸匆匆忙忙的從正房出來,頭也沒回的直接進來西廂房,楊秀寧沉思的看著二房門。
來到正房,因為正房一般白天敞著門,楊秀寧先去給兩個老的打了招呼“爺、奶,我找我老叔說一會兒話。”
“去吧,你三叔估計又歪著呢,彆讓他一吃完飯就躺著,小心煬食,讓他活動活動。”老太太說。
楊秀寧應答著,來到西屋,看楊永壽外躺著炕上“三叔,我奶不讓你剛吃完就躺著,讓你活動活動。”楊秀寧用手戳著楊永壽。
楊永壽睜開眼看看楊秀寧,沒理她。
“三叔,我跟你說個事,可以掙錢的事兒。”楊秀寧小聲的跟楊永壽說
一聽可以掙錢,楊永壽立馬坐起來“啥事?”
“我說這個事呢,得讓我爺,我奶同意才行,就咱倆乾不成。”楊秀寧坐在炕邊上說。
“你先說說是啥事,咱倆一會兒再問你爺奶去。”楊永壽對自己的大侄女還是很信任的。因為他跟兩個哥哥差的年齡有點多,所以跟他們玩不到一塊,他跟楊秀寧差的歲數小點,所以有時候他帶著楊秀寧玩,滿村亂跑。
“你說,咱們今天吃的烏米,咱們農村的孩子都不認識,甚至都沒聽過,那你說鎮子裡的孩子和大人是不是更不認識了?”楊秀寧問道。
“那絕對不知道呀,鎮子裡的人又不用種地,他們去哪知道烏米能吃。”
楊秀寧笑著說:“對呀,他們沒吃過,我們拿過去賣,你說會不會有人想嘗一嘗呢?”
“會有人買嗎?人家願意吃嗎?鎮裡的人都吃好的,誰會喜歡吃這個?”楊永壽打擊的說到。
“咱們拿過去試試唄,萬一有人買了,咱們不就能掙點錢嗎?”楊秀寧認真的說。
“咱們村子有人去鎮上賣東西嗎?一般都賣什麼呀?賣的好嗎?咱家去集上賣過東西嗎?”楊秀寧問
“咱們村子去集上做買賣的少,一般都是家裡養大的雞,不下蛋了才去賣,攢著雞蛋去集市上賣,咱家也一樣,估計下個集就得去賣了,咱家也攢了一陣子了”楊永壽說著。
兩個人說著一起去了東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