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拉學院不僅以其天才學生聞名遐邇,其教職工團隊的規模與深度同樣堪稱巨擘。
僅是一年級,新生就多達1141人,被分入整整23個班級。
每個班級都配備一名主責的戰鬥教官教授,以及一至兩名,有時甚至三名的輔助講師。
這還未計入那些專精於魔法理論、煉金術、魔工學等核心學科的教授們,他們本身往往就是各自領域內聲名顯赫的研究員。
學期伊始,隨著新一批血液的注入,眾多教職人員的目光都聚焦於同一個問題:‘今年,究竟會有多少“特彆”的新生湧現?’
阿多勒維特“火焰王國”的公主,洪飛燕·阿多勒維特,其天賦如同她的發色般熾熱奪目。
來自斯卡爾本帝國,一個皇權更迭純粹依靠魔法實力說話的國度。年僅十二歲便擊敗所有兄長,以絕對力量奪得皇太子之位的傑瑞米·斯卡爾本。
世界頂級魔法塔“滿月之塔”的年輕繼承者,海元良。
今年,有太多豪門貴胄與絕世天才的身影彙聚於此,讓斯特拉學院的教授們也不由得感到一絲罕見的緊張,自然而然地,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這座傳奇學府。
因此,教職工們在設計“分班測驗”時,動用了一些略顯非常規,卻彆有深意的手段。
他們在筆試部分的最開頭,安插了三個普通學生絕無可能解答的難題。
表麵上的理由冠冕堂皇,傳達給學生的隻有一個:‘戰略性放棄無法解答的問題,迅速轉向下一題。靈活性測試。’
亦即“入學策略”的考核:懂得取舍,避免在難題上浪費寶貴時間,以致錯過本可獲得的分數。
然而,真正的核心原因,深藏於此:‘當麵對課本知識體係之外的難題,真的會有人能解答嗎?’
所有能踏入斯特拉學院的新生,無不是自幼便被讚譽為天才的存在。
他們早已通過戰略性的超前學習,掌握了大學水平的魔法公式與理論。
但如果問題完全超出了他們已知的範疇呢?
如果存在任何記憶中的公式都無法套用的難題?
如果需要純粹的創造力、嚴密的推理和發散的思維能力才能窺見門徑呢?
冷兵器時代早已過去,如今是魔法戰士的時代。
敵人會使用何種詭譎的魔法?又該如何應對?
這個時代要求魔法師必須更加“創造性”地戰鬥。
七級大法師,同時也是S班戰鬥教官的李寒月教授,在審閱新生筆試成績時,發出了一聲沉重的歎息。
這時,學院資深教授,實際參與學院政策製定的重要支柱之一。
埃德爾泰曼女士恰巧路過,看到李寒月的神情,便溫和地詢問道:“哎呀,李寒月教授也在為今年新生的成績煩惱嗎?”
“是的。”
李寒月點頭,將成績單遞了過去。
“正如您所知,因為這次測驗,教授中間引發了不少討論。”
埃德爾泰曼教授瀏覽著名單,眼中閃過一絲了然的光芒:“嗬嗬,今年確實很有趣,不是嗎?”
結果顯而易見:1141名學生中,超過1000人在這“前三題”上交了白卷。
這證明了絕大多數斯特拉新生確實遵循著“戰略性學習”的路徑,但魔法,絕非僅靠策略就能登峰造極。
唯有具備真正的創造力,方能成為偉大的魔法師。
從這個意義上說,那敢於嘗試解答這前三題的約100名學生,顯得尤為獨特。
他們中的大部分不僅獲得了更高的分班評分,被分配到了最高的‘A班’,但幾乎無人能完全答對這三題。
那麼,是否存在全對者?
有。而且有三位。
身份成謎,如彗星般崛起,被譽為世紀天才的少年,馬遊星。
出身平民,卻因特殊天賦被校長埃爾特曼·埃爾特溫親自推薦入學的少女,普蕾茵。
以及白流雪。
“無法理解。”
李寒月的目光停留在最後一個名字上。
馬遊星和普蕾茵是公認的天才,他們的全在情理之中。
但白流雪呢?
他的入學筆試成績是1141名中的最後一名,幾乎是踩線入學。
但他卻答對了那三道無人能解的難題?
而其他的題目,他卻一道未對?
埃德爾泰曼教授似乎看穿了他的困惑,微笑著點撥道:“有些問題,知曉無數公式也無法解答,但有時,一無所知反而可能找到答案。李寒月教授,或許這孩子擁有一種與眾不同的‘天才’?”
她頓了頓,語氣變得輕快:“當然,也可能僅僅是不可思議的巧合~”
說完,她便翩然離去。
李寒月望著她的背影,再次歎了口氣。
他深知,那三個問題絕非靠“巧合”就能蒙對。
那個名叫白流雪的學生,是否知道他的這份答卷,幾乎讓整個教職工團隊陷入了怎樣的困惑與爭論?
他拿起白流雪的入學評估報告,目光落在校長親筆寫下的一行備注上,不由得露出一絲苦笑:【閃現專精特長生】
【因其展現的對‘閃現’術式的非凡掌控力,特批準予錄取】
就是這位學生,昨天還敢於對他說“下次請查清楚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