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迷信千千萬萬,但因缺乏魔力這一“基石”,大多終淪為無根之萍,徒留空談,然而,在埃特魯世界,情況則截然不同。
此處彌漫的魔力,如同為某些古老的信念注入了詭異的生命力,使一些無法用正統魔法原理解釋的“迷信”,竟真的能呈現出可觀測、甚至可利用的“效果”。
哈泰靈,這位驚才絕豔的先驅,終其一生都在搜集、驗證並整理這些遊蕩於魔法邊緣的“異類知識”,他將東方玄學與西方魔法體係進行了一場大膽乃至瘋狂的嫁接。
在他的手稿中,世界被如此闡釋:自然萬物皆蘊藏著原始的能量……“氣”,其分陰陽兩麵。
陰陽互相對立抗衡,又在動態平衡中循環不息,正是這種永不停歇的循環,誕生了世間所謂的“魔力”。
尋常魔法師呼吸吐納魔力,乃是以自身為容器,強行將外界魔力納入並禁錮於丹田、心竅等要害,是一種“征服”與“占有”的過程,但魔力泄露體則反其道而行之。
我們無法成為堅實的“容器”,故而哈泰靈提出,不應以自我為中心去“捕捉”魔力,而應化身為一根“導管”,引導魔力以自然為中心進行循環。
他將“氣”進一步細化為五種基本屬性:木、火、土、金、水,即五行。
修煉者需體悟五行生克之理,令自身氣息順應這種自然韻律……
“……”
讀至此處,我(白流雪)常常陷入長久的沉默。
坦白說,其中深奧的哲學思辨,我並不能完全理解。
我並非智者,隻是一個幸運的實踐者。
好在這本手稿更像一本詳儘的“操作手冊”,我隻需依葫蘆畫瓢。
“不過就是呼吸嘛,能有多難?”我曾天真地以為,然而實踐起來,才知其中艱辛。
吸氣時,意念需沉於何處,想象何種景象?
呼氣時,又需放鬆哪條經脈,如何體會與自然融為一體的“享受”?
每一個步驟都需精準控製,差之毫厘,效果便謬以千裡。
我幾乎耗費了一整日的光陰,不眠不休地重複著這看似簡單的動作。
在地麵繪製玄奧的陣圖,擺出類似道士打坐、太極起手式等種種奇異姿態,嘗試了手稿中記載的所有方法。
直至東方既白,精疲力儘之際……
【技能“太靈神功”生成成功。】
成了!雖然在遊戲中有過類似經曆,但在現實中親身體驗技能誕生,這還是頭一遭!
【自行領悟的技能,可隨使用者心意進行深入研究、強化或調整。】
【檢測到技能“神靈的氣息”與“太靈神功”存在契合度,判定為下位技能,現已合並。】
【技能“太靈神功”效果已增強。】
【太靈神功】
*描述:遵循陰陽五行之理進行呼吸,引導魔力沿特定經脈循環。
此功法並非積聚魔力,而是優化魔力流經身體時的“效率”與“共鳴”。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效果:
*血液魔力循環率提升:小幅提升魔力在體內循環流通的速率與總量,具體提升幅度取決於使用者熟練度及環境魔力濃度。
*環境屬性親和:在特定環境下運轉功法,可小幅引導吸入的魔力暫時附帶微弱的五行屬性(如森林中之“木”,火山旁之“火”)。
*融合效果【神靈的氣息Lv.1】:可主動消耗大量精神力,短時間內大幅提升魔力感知精度與血液魔力循環率,效果顯著但消耗巨大,需謹慎使用。
雖然沒有直接的力量或敏捷加成,但那個“血液魔力循環率”正是關鍵!
它直接關係到我的基礎能力發揮效率和成長潛力!
為了提升這個比率,我曾嘗試過各種有氧運動卻收效甚微,原來症結在此!
不得不再次歎服哈泰靈的智慧,竟能從“迷信”中提煉出如此契合我體質的法門。
“神靈的氣息”並入後,效果也獲得了強化,似乎能在關鍵時刻爆發出更強的循環加速效果,但顯然不能作為常規手段頻繁使用。
迫不及待地,我立即嘗試運轉【太靈神功】。
當然,並非喊出招式名便可發動。
以我目前的修為,必須寧心靜氣,盤坐良久,才能勉強捕捉到那一絲微妙的循環韻律。
【太靈神功……運轉!】
近十分鐘的全神貫注後,功法終於緩緩啟動,我立刻檢視自身狀態。
【魔力泄露體Lv.3】
*力量:8%(+17%功法增益)
*敏捷:12%(+29%功法增益)
*感知:20%(+25%功法增益)
*直覺:消耗“心力”發動,可適度感知半徑24米內魔力現象,並激活“認知加速”,在遭遇危機時有幾率自動觸發。
*魔力集中:可將吸入的微量魔力短暫集中於身體某一部位釋放。
*血液魔力循環率:3%(+6%功法增益)
“太驚人了……”儘管隻是初學乍練,但這增益效果已然顯著!絕不能就此滿足!
儘管肺部如同撕裂般疼痛,眼淚與冷汗不受控製地湧出,我仍強撐著站起,握緊了特裡芬劍。
下一個目標,是嘗試將【魔力集中】與劍術結合!
【魔力集中】!
意念鎖定右手,進而延伸至劍身……我要將這流轉的微弱魔力,賦予這柄魔法劍!
理論上,這是可行的,未來的“劍聖”白流雪,即便不持魔劍,亦能徒手釋放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