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
羅真人有些不悅的聲音,在武鬆和公孫勝耳邊響起。
公孫勝這才意識到,剛才他聽了武鬆一番話,心情激蕩,表現的過於熱切了,頓時有些不好意思,鬆開了握著武鬆的手,朝著羅真人躬身施禮:“師尊教訓的是,是弟子著相了。”
說完,坐在蒲團上,等待羅真人開口。
羅真人沒有糾結公孫勝剛才的失態。
他太了解自己的這個徒弟了。
雖然表麵上看著雲淡風輕,但是內心當中,比誰都在乎百姓疾苦。
當年,公孫勝不顧他的勸阻,執意去勸說晁蓋搶奪生辰綱,為的就是讓江湖上聲名遠播的晁天王得到一筆不菲的財富,高舉義旗,推翻羸弱的宋王朝,帶百姓過上好日子。
然而,晁蓋卻並非可以托付之人。
或者說,他的能力,還是太過於渺小了。
雖然在江湖中擁有不錯的聲望,但是跟擅長收買人心,沽名釣譽的宋江相比,實在是太不夠看了。
在宋江上梁山之後不久,晁蓋一派的勢力就被不斷壓製,以至於晁蓋為了奪回主動權,主動請纓,去攻打曾頭寺,被史文恭一箭射死。
晁蓋死後,宋江在吳用等人的幫助下,攫取了梁山的領導權,在招安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公孫勝就算是想阻止,也是有心無力。
而現在,羅真人感覺,自己找到那個能夠完成這項艱巨任務的人了。
雖然他也不能完全說明白,在武鬆身上發生了什麼事情,但是他可以確定,眼前這個武鬆,絕對不是世俗人熟知的那個武鬆。
武鬆的命格,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雖然他也不能完全推測清楚,未來的武鬆會走到哪一步,但是,用四個字就可以概括,貴不可言。
他準備考教一下武鬆,看看他是否能夠擔得起這個擔子,於是開口道:“武施主剛才一番話,微言大義,老道佩服。”
“隻是不知道,施主準備怎麼完成推翻大宋,讓百姓過上好日子的宏願?”
武鬆聞言,心中一驚。
這是準備考教自己麼?
前世,他作為特種兵王,主要的任務就剩訓練、戰鬥,治國理政距離他實在是太遙遠了。
不過好在,除了訓練、戰鬥以外,閒暇時間,他是一個喜歡讀書的人,各方麵都有所涉獵。
宋王朝積貧積弱,是從王朝建立之初就已經留下的禍根。
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生怕哪天有人給自己的後代子孫也來上這麼一出,所以宋王朝本質上就是重文輕武的。
朝廷話語權被文官把持,武將沒有地位,也沒有兵權,軍隊戰鬥力低下,麵對如狼似虎的蠻夷,完全沒有任何抵抗能力。
不管是遼國、西夏、吐蕃還是後來的金國,麵對大宋軍隊,幾乎可以說是百戰百勝。
每年的歲貢,將大宋的國庫掏空。
再加上皇帝窮奢極欲,隻能橫征暴斂,壓榨百姓才能維持。
而朝廷內部,又有四大奸臣把持朝政,貪贓枉法,百姓民不聊生,無奈之下隻能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