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沒想到,童貫率領二十萬大軍,居然沒有攻下小小的二龍山!
而且,還被賊寇斬了腦袋!
童貫身為朝廷樞密使,堂堂從一品大員,就這麼被人給殺了?
這些賊寇,也太大膽了吧?
這是完全沒有把朝廷放在眼裡啊!
文武大臣竊竊私語,卻沒有一人,敢站出來回應趙佶的問題。
能站到金鑾殿上的文武大臣,都是人精。
這個時候當出頭鳥,不是找罪受嗎?
過了許久,宿太尉手持笏板,排眾而出:“啟奏陛下,這匪首武鬆,微臣曾經聽說過...他原本是清河縣人,後來在陽穀縣打虎,被當地縣令封為都頭。”
“後來...其兄武植被當地豪強西門慶所殺,武鬆一怒之下,斬殺西門慶,被發配孟州...在孟州,他依然不思悔改,盜竊財物被發配以後,懷恨在心,殺害都監張蒙放,團練張有德,投奔了二龍山...”
“後來呼延灼攻打二龍山,武鬆等匪首支撐不住,投奔了梁山...”
宿太尉本還想再說,趙佶突然打斷:“你是說...這逆賊武鬆,曾經是梁山泊賊寇?”
“這樣怙惡不悛、屢教不改之徒,爾等居然讓朕招安?!”
趙佶的質問,如同一根鋒利的魚骨,刺在宿太尉的喉嚨上,讓他無法發聲。
他一直支持招安宋江等人,此刻他又有什麼話說?
站在他身旁的高俅、蔡京幾人,臉上則是露出喜色...
宿太尉跟他們一向政見不合,此時正是落井下石的好時機!
蔡京使了個眼色,高俅立即會意,手持笏板,俯身開口:“陛下,梁山賊寇怙惡不悛,難以教化,所謂招安,不過是與虎謀皮罷了...以微臣之見,當發天兵,剿滅賊寇,還百姓一個安寧...”
趙佶聞言,點了點頭,目光掃視下方文武百官:“各位愛卿,朕欲發天兵攻打二龍山,擒拿匪首武鬆,你們當中,有誰願意領兵出征?”
其實趙佶也清楚,大宋國力空虛,根本經不起連續征戰。
但他心中惱恨二龍山賊寇燕青殺死李師師,更惱恨武鬆殺死童貫,赤裸裸的打了朝廷的臉,打了他的臉,也就顧不得許多了。
此話一出,文武百官噤若寒蟬。
開什麼玩笑?
在東京城享受錦衣玉食、左擁右抱的幸福生活不好嗎?
非要千裡迢迢去攻打什麼二龍山賊寇?
童貫就是最好的例子!
不僅兵敗,把性命都丟到了二龍山,死了之後還要被抄家。
這苦差事,誰愛乾誰乾!
趙佶等了半天,也不見有人站出來,憤憤然拍案而起,離開了金鑾殿。
趙佶走後,文武百官總算是鬆了口氣...
膽子,也大了起來。
蔡京眯縫著眼睛,朝著宿太尉拱了拱手:“宿太尉...老夫早就勸過你,那梁山賊寇,都是怙惡不悛、無可救藥之輩,招安他們,早晚生出事端...可你偏偏不聽...這下好了吧...太陛下龍顏大怒...”
宿太尉看著蔡京那得意洋洋的麵孔,氣不打一處來,可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憤憤然的,離開了金鑾殿。
身後,傳來了高俅和蔡京得意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