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辰請早安遲了,沈挽索性就沒去了,偶爾少去請一次安,自詡慈靄的老夫人,也不會數落她什麼。
回明月苑的路上,銀釧過來,將街上這兩日傳的流言告訴沈挽知道。
如沈挽所料,永清伯府利用流言蜚語給定國公府施壓,遭到了反噬。
如今街頭巷尾,茶樓酒肆都在談永清伯世子和表妹暗通款曲,珠胎暗結,聯手謀害發妻的事。
永清伯世子負荊請罪,當時定國公府外圍了那麼多看熱鬨的,就永清伯府攔著不讓把事情捅去刑部,還簽下和離書,大家就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再加上沈挽讓人煽風點火,那些人知道被永清伯府利用,成為傷害沈妤的刀子,更是義憤填膺。
當年定國公府大姑娘落水,被永清伯世子所救,昭平伯夫人都介懷,上門退親,怎麼可能同意自己兒子娶一個和離婦呢,昭平伯世子一輩子常伴青燈古佛也沒這可能啊。
永清伯世子害自己世子夫人不夠,還反潑臟水,心狠手辣至極。
這事滿京都傳的沸沸揚揚,禦史上折子彈劾,皇上聞言,震怒,不許永清伯世子入朝為官,永清伯教子無方,被皇上貶了一級。
這消息大快人心,沈挽高興的午飯都多吃了半碗。
剛歇下筷子,另外一個好消息就又傳來了,沈妤的另一個大丫鬟銀朱回來道,“今兒國子監祭酒孫大人上門,退了孫大姑娘和永清伯府二少爺的親事。”
這事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
永清伯府二少爺是永清伯世子的親弟弟。
有與自己表妹勾搭,謀害枕邊人的兄長,但凡疼女兒的爹娘,哪還敢嫁女兒啊。
永清伯在朝中職位不高,爵位是蒙祖蔭承襲,要不是和定國公府結親,已然沒落了,這也是永清伯府不敢讓沈暨知道永清伯世子和表妹奸情,要借意外害死沈妤的原因,永清伯府不需要沈妤,但需要定國公府這個姻親,需要定國公女婿的身份。
如今和離,兩家姻親不再,甚至結仇,永清伯還被貶官一級,在權貴遍地的京都,就更不值一提了。
這還隻是開始,永清伯府的好日子還在後頭,一個不能入朝為官的世子,永清伯肯定想換人,難免兄弟鬩牆,永清伯夫人為了娘家侄女,害的永清伯在朝中舉步艱難,必會夫妻離心。
一家子心狠手辣,當有此報應。
至於沈妤和昭平伯世子,沈挽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看昭平伯世子的了。
若是昭平伯世子擺平不了昭平伯夫人,不能說服她親自上門提親,不嫁也罷。
銀朱把這好消息稟告沈妤知道,然後道,“姑娘的陪嫁都拿回來了,有些姑娘慣常用的,奴婢就直接帶明月苑來了。”
前世沈妤墜崖而死,膝下無兒女,陪嫁送回定國公府,送回來的隻有抬去的一半,才知她管家兩年,一直拿自己的嫁妝貼補永清伯府家用。
她們兩姐妹為男人花錢,最後錢沒了,命也沒了。
不過沈挽覺得這事不能全怪她們,隨了根的,雲氏就經常做這樣的事,她們耳濡目染,要改正,得從雲氏開始。
小丫鬟將沈妤的東西搬進來,東西實在不少,銀釧抱著琴進來,沒看到琴台,她問道,“這琴放哪兒?”
荼白道,“先放書桌上吧。”
沈妤喜歡撫琴,琴技高超,雲家就特地尋了這架焦尾琴送給沈妤。
沈妤帶著出嫁,死後又送回定國公府。
雲氏本想留著琴,思念女兒,結果送回來的第二天,葉采薇不小心撞壞沈嫵的琴,兩人大吵了一架,葉采薇哭著要回自己家,雲氏掏錢,葉采薇買了好幾架琴賠給沈嫵,沈嫵都不滿意,老夫人讓雲氏把焦尾琴給沈嫵,雲氏雖然不舍,但還是給了。
想到這些事,沈挽就氣的心口隱隱作疼,前世他們一家子真是被算計的連渣都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