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沒想過十月懷胎,辛苦生下來的骨肉,會有人舍得抱到彆人膝下,再加上王爺派人暗中護衛,所以即便發現孩子容貌有些變化,王妃也沒有多想。
這會兒王爺說起來,王妃都沒法惱王爺隱瞞她,她明明都發現了,卻沒有多想一下。
難怪溫側妃和二夫人她們對禦兒疼愛有加,府裡一派和睦,原來這份和睦是這麼來的。
王妃生氣,但想想謝景禦在大家的疼愛中長大,溫側妃和二夫人機關算儘,疼的是她的兒子,王妃又覺得痛快,怒氣全消。
再者二十年前王爺沒追責,如今這事被翻出來,還是主動認錯,王爺也不好再罰她們。
啞巴虧吃二十年,夠她們憋悶的了。
不過多站了會兒,王妃虛弱的站不住,王爺扶她躺下。
熱鬨來勢洶洶,鋪天蓋地,有席卷一切的架勢,沒想到最後這樣輕拿輕放,沈挽還真有些失望。
溫側妃和二夫人癱軟在地,麵如死灰。
老夫人仿佛受到了重擊似的,兩個丫鬟才堪堪扶住她,將她扶回詠春院。
就衝二老爺和老夫人的臉色,傻子才會信他們蒙在鼓裡,偷梁換柱是二夫人一人所為。
本以為神不知鬼不覺,整個靖北王府是他們囊中之物,沒想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王爺把孩子給他們悄無聲息的送回去了。
想到這麼多年,老夫人和溫側妃、二夫人她們教二少爺三少爺敬重謝景禦這個兄長,事事以他馬首是瞻,沈挽就忍不住想笑。
還得是王爺,忍一時之氣,換靖北王府二十年和睦,這筆買賣劃算。
當然了,最幸福的還是謝景禦,有這麼多人把他當親生的疼,疼到王爺怕他被慣壞,有空就帶在身邊,言傳身教,比一般父子感情要親厚的多。
丫鬟把癱軟在地的溫側妃和二夫人扶起來。
兩人死死的盯著王妃的寢屋,那眼神冷的,恨不能穿透內屋,將裡麵的人屠殺殆儘。
溫側妃和二夫人被扶出琉璃院,沈挽和謝景禦也離開了。
隻是兩人邁步出院子,就看到丫鬟扶不住,溫側妃跪到地上,任憑丫鬟怎麼用力都拽不起來。
溫側妃在哭。
哭的撕心裂肺。
那悲痛欲絕的哭聲,沈挽隻覺得汗毛倒豎。
她望向謝景禦,“溫側妃怎麼會傷心成這樣?父王不是說她對二少爺不錯嗎,雖有遺憾,但也不至於後悔成這樣吧?”
謝景禦也覺得溫側妃這反應太過了些,他猜測道,“真的二弟可能已經不在了……”
沈挽心頭一震。
帶著這樣的猜測,再轉頭去看溫側妃的反應,又覺得很正常了。
溫側妃偷梁換柱,未必敢把孩子留在府裡,畢竟血濃於水,母子天性,萬一孩子長的像王妃,格外親近王妃,引得王爺王妃起疑,那就功虧一簣了。
偷換之後,把孩子送走的可能很大,換個沒有仇恨的孩子養在身邊,沒有對王妃的嫉妒,自然也能做到善待。
為了爭奪爵位,把親兒子換到王妃膝下,卻被王爺送回去,自己蒙在鼓裡,把親生骨肉當成仇人的孩子送出府,甚至可能極儘虐待,如今知道真相,怎麼可能接受得了。
要真這樣,那這報應也太爽了。
前世王爺在邊關舊疾複發,極可能是這些人為了讓謝景禦繼承靖北王府弄出來的,並把謝景禦的身世告訴謝景禦。
謝景禦那麼迫切的去邊關,除了擔心王爺的病之外,極可能還是為了自己的身世。
王爺將當年的換子真相告訴謝景禦,溫側妃和二房知道陰謀失敗,肯定會用儘手段報複,難怪前世謝景禦舉兵造反後,把靖北王府這些人全殺了,就留了四房一脈。
這樣的陰謀,庶出的四房不會,也沒資格參與,反倒是這麼多年看老夫人、溫側妃還有二房哄著寵著謝景禦,跟著學樣,在謝景禦那裡攢了些情分,保住了榮華富貴。
沈挽在走神,然後肩膀一沉,謝景禦半邊身子都壓在她身上,沉的沈挽腰沒差點折了。
不讓他來,偏要來,沒力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