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怪沈挽滿腦袋的問號,因為丫鬟稟告的是皇上準老夫人分家了,不是王爺。
這話聽著像是要分家的人是老夫人……
是丫鬟稟告錯了嗎?
沈挽問道,“皇上準誰分家?”
丫鬟有點茫然,她剛剛稟告的不夠清楚嗎,便一字一頓又稟告了一遍,“老夫人要分家,皇上同意了。”
……這更離譜了。
老夫人會要分家?
就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也沒這個可能啊。
沈挽從謝景禦那裡知道王爺會分家,但也不知道是怎麼操作的,彆說不知道了,就是丫鬟稟告了,都聽不明白。
王妃也覺得奇怪,“到底怎麼回事?”
丫鬟便將皇上準老夫人分家的經過倒出來:
今日早朝上,皇上和百官將一些大事要緊事商議了一番,然後是一些小事,皇上聽著無趣,快要退朝時,王爺站了出來,“臣府上老夫人這些天患上心病,藥石不治,日益嚴重,臣鬥膽向皇上請張藥方,醫老夫人心病。”
這話把百官聽懵了,皇上龍臀都抬起來了,聽到這話又放了回去,“讓朕開藥方?”
王爺道,“皇上沒聽錯,臣就是向皇上求藥方。”
皇上笑道,“說來聽聽,是什麼心病,朕能治的?”
王爺道,“臣靖北王府偷梁換柱一事,想必皇上也聽說了,當年臣顧及內子還在坐月子,怕她憂心,便將這事瞞了下來,隻將孩子送回去,卻沒想到間接導致兩個孩子,一個失蹤,一個早早夭折。”
“這事臣也有過,是以揭穿後,臣沒有追究他們偷梁換柱之過,但也不可能再向從前那般兄友弟恭,老夫人可能是怕我報複二弟,想分家,又因‘父母在不分家’不敢和臣開口,怕臣不許她隨親子搬出靖北王府,以至鬱結於心,一病不起。”
“臣思來想去,隻有皇上給她一顆定心丸,她的心病才能好。”
王爺做事,不喜拖泥帶水,要麼不管,管了就乾脆。
老夫人雖然被奪了誥命,但畢竟是老王爺的續弦,要老夫人不願意隨二房三房一起分出府,王爺也不能攆她走。
老夫人待在府裡,二房三房肯定會三天兩頭入府請安,那這分家和沒分也沒什麼差彆。
有宋國公、左相這等見不得靖北王府安生的人在,分家一旦提了,就一定不能留漏洞,不然就不知道要拖拉多少天。
王爺直接以老夫人想分家,向皇上請旨,誰也沒話說。
但即便是這樣,宋國公也還挑刺,“靖北王府分家這樣的小事,也要驚動皇上?”
王爺道,“我隻耽誤皇上片刻,宋國公再多說幾句,就更耽誤皇上時間了。”
宋國公懷疑自己和靖北王府犯衝。
被靖北王世子氣完,又被靖北王氣。
要彆人府上分家,皇上不會管,當然了,也沒人敢捅到皇上跟前來,但靖北王府分家,皇上樂意管啊。
靖北王府偷梁換柱,換的可是他的女婿,那些人也沒少找沈挽的茬,能把他們分出去,這對沈挽來說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本來公主該有公主府,一人說了算的,他這個父皇眼下給不了,能讓女兒過的清淨些,還能不答應?
“朕準謝老夫人隨親子搬出靖北王府。”
靖北王府要分家的事,滿朝文武都知道,皇上也準許了。
這個家,老夫人是分也得分,不分也得分。
沈挽心情愉悅的不行。
詠春院。
老夫人靠在大迎枕上,精神不濟,早上一口飯也吃不下,心底總有一種不安的感覺在縈繞。
世子處心積慮揭穿謝景熙的身世,王爺沒有罰二夫人,老夫人心底就有不好的預感了。
王爺三歲時,老夫人就嫁給老王爺做了續弦,算是看著王爺長大的,對王爺的性子總歸有幾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