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采薇有孕在身,又舟車勞頓回京,沒在靖北王府多待,周大少爺把鐵礦的事告訴謝景禦知道,兩人就告辭了。
周家對葉采薇有救命之恩,周大少爺對葉采薇又一往情深,更重要的是如今周府離定國公府很近,從前虧欠葉采薇的,雲氏和沈暨能彌補她,沈挽不擔心葉采薇。
謝景禦送走周大少爺和葉采薇,等他回來,沈挽問道,“周大少爺是有要緊事?”
不是要緊事,不會昨天回京,今天就帶著葉采薇來靖北王府。
謝景禦沒有隱瞞沈挽,“慶王在封地全州私開鐵礦,鍛造兵器。”
沈挽驚住,“慶王是要謀反不成?”
謝景禦道,“現在才籌謀,太遲了,成不了氣候。”
不僅成不了氣候,還因為太過心急,漏洞百出,周大少爺不過路過全州,都能發現慶王在私開鐵礦,可見一斑。
沈挽知道造反很難成功,但前世謝景禦不就把蕭韞拉下馬了,他甚至沒有鐵礦,沒有私造兵器都能成事,絕不能小看了慶王的野心。
沈挽不敢小瞧任何一個人,不過也納悶,前世慶王沒有表現出一點狼子野心啊,蕭韞登基,信任重用他,直到謝景禦攻入京師,慶王和蕭韞等人一起成為階下囚,慶王打造兵器,打著玩的嗎?
沈挽不知道慶王是最近幾個月才開始鍛造兵器的,這也是為什麼謝景禦說慶王籌謀的太遲了。
誰能想到皇上還有個皇子流落在外,這個皇子還是藺老太傅的親外孫,沈挽的親哥哥,還是皇上此生摯愛,藺清音所生。
這個皇子一回京,蕭韞離儲君之位就越來越遠,逼的慶王隻能另謀出路。
也不怪慶王和宋國公之前不做籌謀,蕭韞是嫡出皇子,又有宋國公和左相等人鼎力扶持,雖然皇上極力平衡皇子們之間的勢力,但那些皇子沒一個是蕭韞的對手。
要沒有蕭懷瑾,蕭韞壓根就不需要走這條路,現在完全是被逼出來的,是不得已而為之。
沈挽道,“這事得告訴皇上……”
謝景禦道,“我這就進宮稟明皇上知道。”
謝景禦將周大少爺交給他的鐵礦石帶進宮,直奔禦書房。
不過皇上不在禦書房,在太後那兒。
謝景禦等了一刻鐘,皇上才回來。
皇上臉色不是很好,直接進禦書房了,謝景禦問安公公,“皇上這是怎麼了?”
安公公道,“剛剛太後把皇上叫去,慶王急著找皇上,找到壽康宮,向皇上稟告他的封地全州發現了鐵礦……”
謝景禦,“……???”
慶王竟然主動把自己封地有鐵礦的事告訴皇上——
慶王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安公公繼續道,“如今東梁犯境,這時候朝廷發現鐵礦,是大喜事一樁,一般朝廷是不會把有鐵礦的地方給親王做封地的,慶王請皇上給他換個封地,皇上剛要答應呢,太後直誇慶王對朝廷忠心耿耿,全州有鐵礦的事,慶王沒有隱瞞皇上,更沒有私自開采,足見對皇上對朝廷的忠心。”
“皇上這時候給慶王換封地,難免落人口舌,讓皇上半年後再換,這半年可派兵駐守全州,加緊采礦,以鍛造兵器……”
皇上臉色不好看,就是因為太後後宮乾政。
但太後說的又沒問題,慶王沒有隱瞞封地有鐵礦之事,確實對皇上,對朝廷忠心,太後不讚同現在給慶王換封地,皇上執意要換,倒成寒慶王的心了。
進宮之前,謝景禦還覺得慶王成不了氣候,現在慶王來了這麼一手,他還真不敢小覷慶王了。
謝景禦不信這麼巧,這擺明了是慶王和太後聯手唱雙簧,不僅把全州鐵礦過明路,還牢牢把開采鐵礦權攥在慶王手裡,以後不用再偷偷摸摸征壯丁開礦,可以大張旗鼓辦這事。
甚至朝廷還要派兵去駐紮全州,不用懷疑,慶王敢這麼做,必有把握最後派去的不是慶王的人,也會成為他慶王的人。
好謀算!
謝景禦進禦書房,皇上道,“怎麼進宮了?”
謝景禦給皇上行禮,“慶王對皇上,對朝廷忠心,但有鐵礦的地方不做封地,此先例不可開。”
皇上問道,“你有辦法?”
“皇上可將淩王的封地遂州給慶王,以示對慶王忠心的嘉獎。”
“慶王要還不願意換,就讓他搬去封地,無召不得回京。”
蕭懷瑾的封地遂州是寧朝最好的州郡了,風調雨順,甚少發生乾旱水澇之災,皇上把遂州給淩王,滿朝文武都知道皇上對淩王的寵愛。
皇上眉頭鬆開了兩分,但沒全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