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王和宋國公殺害岐陽長公主和長駙馬,宋皇後和慶王的奸情暴露,連帶著成王黨的人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
那大半個月,京都每天都有官員落馬,空出不少職位來。
鴻臚寺卿江大人就是這麼提拔進京的。
而且是藺老太傅和裴老太爺聯手舉薦。
此人不是彆人,正是對蕭懷瑾有恩的廉州知府。
江大人為官清正,在蕭懷瑾身陷打死王家大少爺一案中,立扛王家施壓,把蕭懷瑾一案移交刑部再審,不然蕭懷瑾沒機會進京,就被處死在廉州了。
這份恩情,裴老太爺和藺老太傅都記著呢,這樣的清正官員,留在廉州做一個小小知府,太屈才了,正好職位合適,就保舉進京了。
至於江大姑娘江照月和永王世子的緣分又得另說了。
豫章郡王他們幾個去邊關的事,沒告訴永王世子,永王世子還沒成親,一去邊關,就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走的時候,給永王世子留了封信,讓他成親之後,再到邊關找他們。
平常永王世子都是和豫章郡王他們一起找樂子,釣魚打獵,插科打諢,突然他們三個走了,日子過的就忒無聊了些。
再加上他們成親的成親,沒成親的也定親了,隻有他還沒著落,永王妃著急的很,今兒去月老廟燒香,明兒去菩薩跟前求姻緣,還都逼著他一起去。
永王世子躲自家母妃,騎馬到城外散心。
然後就遇到了江照月。
江照月初來京都,在京都,她的隻認得裴舒,兩人是手帕交,奈何裴舒待嫁閨中,不便陪她四處遊玩,京都禁樂,也沒誰家府上辦宴會,沒機會結識大家閨秀,江照月在府裡無聊,便帶著丫鬟把京都好玩的地方逛一遍。
雨後城郊的地,有些泥濘,她一個沒注意,腳上綴著米珠的繡花鞋沾滿了泥巴,連帶著襪子都濕了。
丫鬟去馬車給她取鞋,她想著這裡偏僻,應該沒人來,就把鞋襪脫了,洗腳。
永王世子縱馬狂奔,水囊不知道什麼時候掉了,口渴的他,到河邊喝水。
嗯。
喝了個水飽。
起身抬頭。
發現一姑娘在上遊洗腳。
永王世子,“……”
誰能懂他當時的心理陰影有多大。
丫鬟取來鞋襪,發現了在喝水的永王世子,趕緊提醒自家姑娘。
江照月慌忙起身,結果一不小心,直接摔水裡去了。
永王世子也不能見死不救,就跳水裡把人撈了起來。
當時隻有永王世子和江照月主仆三個人,他救落水的江照月一事沒人知道。
永王世子以為和江照月沒交集了,結果在裴府嫁女出閣宴上又碰到了。
江照月看到永王世子就臉通紅,躲著他。
起初永王世子也沒在意,喝人家姑娘的洗腳水,他也尷尬,人家姑娘不躲他,他都要躲著她,但不知道什麼時候這道身影入了他的眼,看到江照月和兵部侍郎府上少爺說話,有說有笑,心底突然就不是滋味兒了。
覺察到自己有那麼一點在意江照月後,江照月再想躲他就躲不掉了。
昨天永王妃要兒子陪她逛街,多去大家閨秀們去的地方,才能碰到喜歡的姑娘,這不在翡翠閣碰到了同樣陪娘逛街的江照月。
在翡翠閣,永王妃就覺得自家兒子有一點不對勁,但當時翡翠閣裡有好幾位姑娘,永王妃也不知道是哪位姑娘讓他兒子拘謹起來的。
不知道沒關係,永王妃給丫鬟使了個眼神,丫鬟不著痕跡的盯梢,然後就發現自家兒子偷看了江照月好幾回。
不止偷看,還趁人不備,把人家姑娘拉到屏風後說話,簡直大膽至極。
還以為自家兒子不近女色呢,敢情是沒碰到喜歡的。
這幾個月朝堂官員調動不少,但隻有鴻臚寺卿江大人的調動,讓人津津樂道,裴老太爺和藺老太傅兩人保舉,注定是要平步青雲的。
江大人為官清正,女兒必然不差,永王妃不信江大人,也得信裴老太爺和藺老太傅看人的眼光,自家兒子眼光也不差。
永王妃都沒問自家兒子,今天直接就上門提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