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下坡來搬運沉重的木頭這個想法是他早上突然想到的。
也不能說是他想的,因為這個想法來自於曾經他刷到過的一條視頻。
視頻內容講的是博主跟家裡人上山砍竹子,本以為要人工搬運下去,結果經驗豐富的長輩將竹子捆成一摞,利用山體自然形成的弧度以及人為挖出來的凹槽一路滑下山,全程幾乎不費半點力氣。
於是他就想到可以利用山丘高度落差的方法,讓木頭自己滾下山,從而節省力氣的方法。
他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等木頭撞上樹乾被迫停下的時候,用腳踹幾下調整方向,好讓木頭繼續往下滾就可以了。
簡單喝了幾口水,也不需要休息,林宸立刻開始下一個環節的柵欄升級。
沿著柵欄的弧度在外圍劃出一道更大的半圓,約莫一米左右的寬度,還留了半米的距離,防止柵欄插進地裡的土壤塌陷。
這條溝槽不需要挖的太深,到膝蓋左右就行。
隻是這麼一個簡單的工作,卻花了他整整三天時間才徹底完工。
挖出來的土都堆在了內側,相當於變相加固了柵欄同時也能防止野獸掙紮間爬錯方向。
“這裡是林,今天是在阿拉斯加野外生存的第十二天。”
“現在已經臨近十月底,我能夠隱約感覺到氣溫下降的速度變的更快了。”
“以往要等天黑之後才呼出的熱氣才會冒出白煙,現在在傍晚左右就會出現,我想是時候要開始為過冬提前做準備了。”
越是臨近冬季,動物們活動的就會越頻繁,它們必須要在冬天真正來臨前囤夠糧食。
當林宸在坑底插上最後一根削尖的樹枝後,拍拍手上的塵土,居高臨下望著自己親手打造的"護城河"還有堅固的"城牆",心裡不由自主升起一股"終於安全了"的感覺。
但就算是這樣,也依舊沒有獲得幸福感的提示彈出來。
他瞥了眼略顯粗糙的營地,歎了口氣,這項巨大的工程還遠遠沒有結束。
為了方便出入,他給自己在岩壁兩側各留了一道小門,不用時隻要堵上即可。
一米寬的溝壑根本不需要留什麼通道,稍微用點力就能跳過去。
這條"護城河"最主要的目的是讓野獸們知難而退,而不是造成什麼有效殺傷。
正當他穿戴整齊準備出門時,天邊有道亮光猛地閃過。
幾秒後,震耳欲聾的聲浪滾滾而來。
“轟隆!!”
要下雨了?
林宸猛地抬頭,這才發現原本晴朗的天空不知何時竟早已布滿黑壓壓的烏雲。
他陰沉著臉,立刻打消今天的計劃,轉頭衝到森林裡開始收集掉落在地上的枯枝。
這場雨指不定要下多久,必須做好禦寒的長期準備。
食物的話,之前隔三差五熏的魚肉還有不少,菊芋也剩了三斤左右,足夠他撐個好幾天的。
收集柴火的同時,他還割了一大捆雜草回來,跟挖溝壑時清理出來多餘的土一並堆在院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