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說明白一些。
一不小心,環宇集團成為全球最大市值公司的。
300美元股價,5400美元總市值,問鼎全球第一。
是的。
你沒有看錯。
環宇集團已經成為了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不是之一。
“我的天,環宇集團登頂了。”
“媽呀,差點我以為看錯了,沒想到是真的。”
“是的,沒錯,環宇集團超過了微軟,超過了麥光勞,超過了此前市值第一的埃克森美孚。”
不同於前世動不動就萬億美元的上市公司。
在2006年,彆說是萬億了,就是萬億的一半,5000億美元的上市公司也僅僅隻有一家。
這家公司不是微軟,而是一家美國的石油能源公司埃克森美孚。
此前埃克森美孚市值為5100億美元,最高市值5300億美元。
而此時,環宇集團一躍超過了埃克森美孚,成為了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
但,你以為這就結束了嗎?
並不是。
當你了解到環宇集團雖然名字叫做環宇集團,但他僅僅隻是環宇科技的一部分業務。那麼,到了現在,你能想象,到底環宇科技有多大的規模?
當然,關於這個規模,因為他沒有上市,誰也無法說得準。
但這個不去管他。
不說沒上市的,光是上市的環宇集團,5400億美元的市值,他已經夠轟動全球了。
“這個,王暢,你說,我們現在怎麼辦?”
一不小心,一眾股民竟然將環宇科技的股票炒成了全球第一。
這對於陳宇來說,也是一件史料未及的事情。
雖然陳宇相信未來的環宇集團絕對能破5000億美元,甚至是萬億美元。
但現在的環宇集團,遠遠他還達不到5000多億美元的標準。
“這個……”
王暢搖了搖頭。
她也被5000多億美元的市值給嚇倒了。
“丹洋,你說我們能維持住現在這個市值嗎?”
陳宇看向了對於證券這一塊內行的趙丹洋。
“可能無法維持多久。”
趙丹洋分析了一下說道:“我們環宇集團能突破5000多億美元的市值,在這裡麵絕大部分是因為這一次對衝基金做空事件。等用戶冷靜下來之後,我們環宇集團的股票就可能慢慢下跌了。”
“倒也是。”
陳宇點頭。
隻是陳宇雖然點頭,但他卻不想白白的看著環宇集團的股價一路陰跌。
這倒為了維持這麼高的股價保持住陳宇的身價。
陳宇現在已經是全球首富了,這個首富裡的資金多增加一些少增加一些都沒太大關係。
最為主要的,陳宇發現,當環宇集團剛剛觸碰到全球第一市值這個位置的時候,環宇品牌無形當中又上升了一籌。這個上升,不是單一像梨子,超級梨子這樣的品牌,這個品牌是對於整個環宇。或者用一句話來說,此時說環宇集團是全球第一品牌,你也不敢反駁。
你說你的品牌超過環宇集團,有本事,你先超過環宇集團的市值再說。
是的。
品牌這種東西是很抽象的,他一般很難具體的量化。
但市值,卻是一個大部分人認可的一個標準。
那麼……
既然已經登上了這個巔峰,陳宇就不想再下來了。
……
“陳總,您認為環宇集團5000億美元的市值是否過熱。”
“一點也不。”
“但有專家評價,環宇集團股價已經嚴重超買,未來將持續下跌。”
“我想問哪位專家說的,如果這位專家真這麼厲害,可以和之前各家對衝基金一樣,嘗試著做空我們環宇集團。”
在超級梨子發布會之後,陳宇在媒體的暴光也變得多了起來。
環宇集團問鼎全球第一之後,陳宇接受了一家美國媒體的采訪。
對於陳宇的反問,記者直接語塞。
他還能說什麼?
你這麼厲害,有那些對衝基金厲害嗎,有索羅絲厲害嗎?
他們這麼多對衝基金聯手做空環宇,不也完蛋了嗎?
不過雖然說是這樣說,但這位記者還是與陳宇較上了勁:“當然,這一些專家所說的不一定對,但卻具有一定的參考作用。比如,現在微軟市值也才3000多億美元,環宇集團的規模難道強於微軟嗎?”
“當然。”
陳宇點頭:“要我說,強了不止一點兩點。”
“比如,我們環宇集團有智能手機業務,他們微軟卻沒有。”
以前的微軟是一個龐然大物。
說到微軟,對於很多人來說,幾乎是一個不能超過的大山。
但……
時代變化太快太快了。
曾經的巨頭未必就能一直保持領先。
“微軟最為核心的業務是操作係統。”
“好吧,那我們也有操作係統。”
“呃……”
記者又一次被陳宇給嗆住。
“但在很多人眼裡,微軟就是比環宇集團強大。”
“這隻是大家思想一下子沒能轉變過來。”
陳宇對此並不在意:“我相信,不需要多久,也許未來我們再提到微軟時,我們會說一句,微軟,哦,這是一家不錯的企業。甚至,當問的不是專業人士,他可能連微軟的名字都沒聽過。”
“陳總,之前你說過諾基亞將破產,這是預言微軟也可能破產嗎?”
“諾基亞破產是一定的,至於微軟,倒確實需要一定的時間。當然,未來就算是微軟不破產,但我想,他還是值得被我們環宇科技收購的。”
“我能將您的話一字不差的登報嗎?”
“當然可以。”
陳宇點點頭。
這話自然是有些囂張的。
或者說,極其的囂張。
在以前,陳宇是不敢說的。
但現在……
陳宇有說這話的實力。
不過,陳宇也不是狂妄自大。
以前的環宇科技隻能低調發展,很多業務隻能被動防守或者是秘密布局。
但如今……
他完全可以主動出擊了。
“狂妄。”
“沒想到這家夥竟然這麼狂。”
“也好,這也更具有新聞爆炸度。”
采訪陳宇的媒體記者對於陳宇的態度有些反感。
此前他覺得這家夥比較低調,是一個乾實事的。
可現在,有錢之後,他就變得目中無人。
諾基亞破產,摩托羅拉可能會被收購,微軟隻是一家還算不錯的企業。
真當他是全球第一了。
也因此。
采訪結束,該媒體記者原原本本將陳宇所說的話語登報。
他要讓所有人看一看,這位環宇科技掌門人狂妄無理。
隻是……
這位媒體記者沒想到的是。
就在他以為這篇采訪報告刊登之後,一眾看客必然一陣抨擊。
可不想……抨擊竟然隻是零星那麼一些。
餘下的,竟然全是對陳宇的讚美。
“我覺得陳宇說得對。”
“我認為陳總說得有道理。”
“說得太好了,諾基亞已經在走下坡路,包括微軟。”
“支持環宇集團,支持陳宇。”
這般情況那位記者目瞪口呆。
什麼情況這是?
這麼狂妄的人竟然有這麼多支持者。
不對。
這不科學。
“各位,你們不覺得陳宇很狂嗎?”
“哪位大佬不狂。”
“可他也太狂了吧,有些目中無人。”
“目中無人嗎,沒感覺。”
“哥們,你是不是被陳宇洗腦了,怎麼這麼頂他?”
“沒有。”
“沒有還腦殘般這樣說話。”
“那你要我怎麼說?”
“你應該批評幾句的。”
“為什麼要批評……況且,你們說的也不一定正確。”
“那陳宇說的就正確了。”
“是的,他正確。”
“我草……”
記者被幾位看客搞得吐血,說道:“為什麼,給個理由。”
“他有錢,所以他正確。”
“……”
有錢是不是正確?
這不一定。
有錢不一定正確。
但如果這個錢達到了一定的地步,那他不正確也變得正確了。
正如前世馬老師。
雖然馬老師口才很好,但他說的都是正確的嗎?
並不是。
但為什麼有這麼多人支持,而且一直覺得他說話有道理。
道理很簡單,因為他有錢。
有錢人說的話不管如何都是正確的。
這裡麵有個段子,說的是有人問馬老師,為什麼你坐飛機選擇做經濟艙,不做頭等艙。馬老師說,經濟艙與頭等艙到達終點的時間是一樣的,所以他坐經濟艙。然後又有人問王首富,為什麼你坐飛機隻做頭等艙,不做經濟艙。王首富說,頭等艙碰到的任何一人給你帶來的利益都超過經濟艙的門票。
那麼,問題來了,這兩人誰說的正確?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