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還是任性了一把。”
歎了口氣,黃一凡小小的反省了一把。
此前在微.博上連寫十幾首古詩的行為,爽是爽了,但也太將這些個家夥當回事。
就他們,僅僅恐怕隻是一首,就可以將他們秒殺,寫了十幾首,還真是頭腦有些發昏。
算了,以後吸取教訓,彆這麼浪費。
正思考著,這時,青年報的總編計子平卻是興衝衝的給黃一凡發了一條消息。
“秋水先生,秋水先生,在不在。”
“在。”
黃一凡回複了一句。
“太好了,秋水先生,您這幾天寫的這一些詩,實在是太好了。我們青年報有個想法,不知道您同不同意。”
“什麼想法,說來聽聽?”
“我們想將您此前寫的一些詩整理,出版一冊詩集。”
“呃……”
計子平的提議讓黃一凡眼前一亮。
對呀,腦海裡這麼多詩,完全可以出版一套詩集的。
看來,此前寫出的一些詩也不算浪費。
點了點頭,黃一凡表示同意,但還是說道,“這個,計總編,出版詩集倒是沒問題。不過,我擔心,現在還有人買詩集這樣的書嗎?”
“彆的詩可能沒有人買,但也要看是什麼詩了。再說,也要看是誰寫的。以秋水先生您這一塊招牌,哪怕不能賣出像暢銷書一樣的水平,應該銷售也不會差。而且,這樣的詩集不像暢銷書一樣,這個季度一賣後麵就沒有太多的人買了。這樣的詩集完全可以像經典名著一樣,一直持續賣下去。就像一位寫古言的大家凡塵一樣,他的牡丹瓶少女就已有成為經典的趨勢。我認為,您的詩集比牡丹瓶少女這樣的書籍還更加有價值,應該也能賣得不錯。”
“既然如此,那也可以。不過,我才寫了十幾首詩,是不是太少了一些。”
“詩倒是比較少,不過,我們也想好了,這一部詩集除了詩之外,還會交待這一些詩集產生的背景。就像當年您一人挑戰整個華國各大散文名家一樣,那一些詩與這一些背景結合起來,字數就多了,而且,也不會給人以湊字數的感覺。”
“那行。”
“既然秋水先生同意,那就這麼定了。對了,還有一件事,詩集的名字叫什麼?”
“就叫秋水詩集吧。”
“秋水詩集,嗬,這個好,不得不說,秋水先生,您這個筆名真有意境。雖然不知道秋水是什麼意思,但感覺很厲害的樣子。”
與計子平聊完,這時,周晶晶卻是敲門大聲說道,“老大,有你的信。”
“誰會寫信給我?”
有些奇怪,站了起來。
“我靠,老大,香江大學寄過來的,你有香江大學的同學?”
周晶晶很是八卦的將信封交給黃一凡,問道。
“有個同學在那裡讀書。”
一看香江大學的信封,黃一凡卻是知道了,應該是張慧萍寫給自己的信。
“我靠,還有同學在香江大學讀書啊,牛叉,據說,香江大學隻錄取了二十幾個我們內地的學生。”
周晶晶湊到一邊,繼續問到。
“來來來,拆開看看,拆開看看是什麼。”
“不行,這倒不能給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