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說明的是由於對漸變的適應性和習慣性,失去戒備而招災的道理。突如其來的大敵當前往往讓人做出意想不到的防禦效果,然而麵對安逸滿意的環境往往會產生不拘小節的鬆懈,也是最致命的鬆懈,到死都還不知何故。
或許讀者這會兒就奇怪了,射雕的寫作手法與溫水煮青蛙實驗有什麼關係?
有的。
當然有。
不但有,溫水煮青蛙簡直就是為這本書量身定做的。
我們想一想。
其實開始之前,我們一直都覺得射雕平平常常,雖然不差,但也不算好。於是,我們就抱著一種很輕鬆的姿態在閱讀射雕,若者根本沒將射雕放在心上這樣的閱讀。而慢慢的,隨著劇情越來越來的高潮,隨著背景越來越為的宏大,射雕的平平常常早已經變得精彩萬分。
如果將射雕的寫作手法當作是溫水煮青蛙,那麼,我們這一些讀者就是青蛙,射雕的寫作手法就是一點一點升溫。開始我們在溫水當中遊得很歡樂,可是,當溫水一點點升溫,最終達到令我們無法忍受的溫度之時,我們才最終發現,我們已經無法離開射雕了。】
這當然是軟文。
雖然這個軟文寫得非常有道理,而且拍馬屁拍得不露一點痕跡,同時也並不像彆的軟文一樣亂打廣告。當然,事實上射雕確實是寫得非常的經典。不管你從哪個角度去賞析,你都能發現他的不凡。但軟文就是軟文,不會因為你寫的有道理就不認為你是軟文。
既然是軟文,那麼他寫得再好,也是有自己的目的。
這一個目的,便是向黃一凡示好。
誰向黃一凡示好?
當然是大明報向黃一凡示好。
帶著示好的軟文,也帶著比之原來多了3倍的稿費誠意金,袁行給黃一凡去了一個電話。
隻是,電話裡麵卻傳來不太好的聲音。
“袁先生,我覺得我已經說得很明白了,我不會與大明報選擇合作。”
電話裡麵,黃一凡如是說道。
“我隻想知道一個理由,能告訴我嗎,黃一凡先生。”
“理由?”
黃一凡感覺有一些好笑:“需要理由嗎?”
“不需要嗎?”
袁行反問。其實在袁行內心,雖然再一次給黃一凡去電話太過於丟麵子。但是,袁行卻從來不覺得黃一凡會拒絕自己。不隻是黃一凡,在這幾十年的媒體生涯當中,還從來沒有一個作者拒絕過自己。當然,他們之所以不拒絕,並不是袁行有多大的麵子,而是任何一位作家都不想與錢過意不去。大明報,恰恰就是有得是錢的金主。
隻要有錢,任何一個作家都會為他所用。
隻是,這個理論放在黃一凡這裡卻是不適用了。
想了想,黃一凡說道:“既然你要一個理由,那麼,我就給你一個。”
“是什麼?”
“你們高攀不起。”
昨天你對我愛理不理,今天我讓你高攀不起。
一句來自前世阿裡巴巴的名言,被黃一凡脫口而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