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有些不合適吧。”
黃一凡有些尷尬。
尷尬的並不是“詩有三境”是當年自己提出來的,尷尬的是,自己用凡塵這個筆名,竟然拿著秋水這個筆名的“詩有三境”去挑戰秋水。更為尷尬的是,黃一凡卻是知道。凡塵這個筆名是不如秋水這個筆名的,這也倒至最近幾天哪怕暴光了自己凡塵加入現代詩陣營,但不少人等仍是質疑聲一片。
說明白一些,那就是,是凡塵厲害還是秋水厲害?
秋水能將現代詩打殘,但凡塵未必有拯救現代詩的本事。
“的確是有一些不合適。”
吾壽靜也是有些臉紅,拿秋水的理論放到現代詩身上,雖然這看起來也可以,但這也太令人尷尬了吧。
“吾主任,其實我們也可以自己總結出現代詩的規律。”
“這個,太難。”
吾壽靜搖搖頭。
一方麵,並不是吾壽靜總結不出來。
要總結現代詩的特點,這很好總結。可是,這總結出來的特點卻並不能被他人記住,也未必被他人認可,遠遠達不到秋水所說的“詩有三境”這麼牛叉。正如當兩人分彆講解詩歌的特點的時候,沒有詩有三境你必需說,詩歌有格式,韻律……之類的特點,最後說了幾十分鐘一大堆,彆人聽得還是一盤霧水。特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鬼知道你所說的那些什麼格式,韻律之類的是什麼意思。但是,如果直接說出詩有三境,那就簡單許多了。
而且,詩有三境一聽起來就高大上,令人信服。
“我倒是總結出了三點,雖然比不上秋水先生的詩有三境,但應該也還不錯。”
“哪三點?”
“秋水先生說詩有三境,那麼,我們就來個詩有三美。”
“這個,這個,凡塵先生,彆開玩笑啦。”
詩有三境VS詩有三美雖然看起來很說得過去,但吾壽靜卻覺得,這是開玩笑。
“我可沒開玩笑。”
“此三美,一為形美,二為音美,三為意美。整體就是,詩有三美,形美,音美,意美。”
形美指的是詩歌的格式。
自由詩雖然有自由奔放的特點,沒有什麼格式。但是,沒格式也得在沒格式之間遵守沒有格式的美感,這叫形美。
音美指的是詩歌的韻律。
自由詩不講究平仄,所以也不強求押韻。但是,哪怕現代詩沒有這一些,現代詩仍要體現出詩歌的音色之美。
意美指的是詩歌的意境。
這就比較好理解了。自由詩不管怎麼樣,總之,既然是詩,那麼,他就得寫出意境來。沒有詩境的詩他就不是詩,他就是白話。
前世王昌齡對詩總結出了詩有三境。
而前世的魯迅先生,同樣有說詩有三美。
現代詩不是沒有理論支撐嗎,那麼,詩有三美做為現代詩的理論可以說是再合適不過的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