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空打醬油團路過,圍觀作者。”
……
這是怎麼回事?
黃一凡有一些傻眼了。
自己新書也才30多人收藏,怎麼就跑出了十幾個來罵自己的貼子?
這比例不正常呀。
要知道,一般大火的書才會有很多讀者跑出來罵,難道這一些家夥收藏自己的就是來罵自己的。
不過,我什麼時候去龍空打廣告了?
內心有些奇怪,黃一凡前往了龍空。
剛剛進入龍空網站,閒話江湖版塊就看到一條很火的貼子:“起點最勤奮作者,沒有之一,沒簽約更新近200萬字。”
呃,這貼子好像是在說我呀,點擊看看。
十幾分鐘之後,黃一凡明白了是怎麼回事。
原來是一位叫做“邱若水”的書友跑來龍空幫自己做了宣傳,但龍空都是一群噴子,當年自己也領教過,所以這位書友的宣傳不但沒宣傳到,反而給黃一凡幫了一個倒忙。一大堆人認為邱若水就是黃一凡自己,是作者自己跑來龍空宣傳自己的書。
所以,也就有不少龍空的用戶跑來起點罵自己寫的書是垃圾了。
這樣的情況也讓黃一凡目瞪口呆,不過,也沒怪那位書友。人家也是好心,再者從上本書一直跟過來而且還給自己打廣告,也算是自己的鐵杆。自己不但不怪,反而對於這樣的讀者會更為的珍惜。
這簡直與那幫白玉堂兄弟一樣呀,黃一凡心裡暖暖的,記下了這位書友的名字。
同時,黃一凡也無視這些罵人的話,將這一些貼子刪除。
當年寫壞蛋的時候這麼多人罵自己也是一臉的平靜,更不用說現在。
“感謝眾位書友幫忙推薦作品,沒有什麼好報答的,今天加更一章。”
沒有受被龍空用戶攻擊的影響,也沒有怪誰,反而黃一凡還多更了一章向書友表示感謝。
隨後,黃一凡將羋月傳放在一邊,考慮起自己要寫什麼樣的文章給青年報。
網絡文學當然是不行。
雖然黃一凡一直認為網絡很有發展潛力,但到底逼格不夠高。
那些個家夥最多認為網絡賣得好,可沒有哪幾位認為網絡文學比較有價值。
所以,要寫的作品絕對不能是網絡文學。
那麼,除了網絡文學,那就是傳統文學了。
不過,傳統文學也不能是類型通俗作品,就是暢銷書一類,寫得好,賣得好也不行。
至於原因,與評價網絡文學的原因一樣,文學藝術性不夠,逼格也不夠。
所以要寫的文章隻能是傳統文學這一塊的散文,詩歌,雜文,或者是短篇。
最後,黃一凡選擇了散文。
散文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逼格都比較高的。
散文寫的好的大家絕對比之寫得好的大家更為吃香,至少在藝術層麵上是這樣的。反正在青年報上寫文章也不是為了銷量,更不是為了像寫網絡一樣的吸引人,隻要將文章的藝術性,文學性,思想性寫出來就OK了。
想到這裡,黃一凡便打開文檔,寫了一篇還算不錯的散文——《荔枝蜜》。
====
PS:稍稍有些卡文,抱歉,這一章淩晨2點半才寫好。(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