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一凡在前世並不是一個天才。
黃一凡也自問自己的文學天賦並不高。
好在,命運奇妙的讓他來到了這一個和前世並不太一樣的世界。
在這些年,黃一凡除了不斷將前世一係列作品搬運到這個世界之時,更多的還是對於自己一係列知識的豐富。如果不然,那麼,黃一凡哪怕在彆人眼裡再有才華,也不可能站於水木大學這一個三尺講台之上。
對於現代詩,黃一凡雖然並不是特彆的喜歡,但他同樣用心做了一翻研究。
“這堂課是現代詩鑒賞,那麼,問題來了,我們應該如何去鑒賞一首詩歌?”
黃一凡說道:“很早就有一位先生提過,詩有三境,意為物境,情境,意境。還有一位學者也曾經說過,詩有三意,意為形美,聲美,意美。其實不管是詩有三境,還是詩有三美,其實他們的意思都差不多,隻不過是換了一種說法罷了。
不過,在鑒賞一首詩歌的時候,我想,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問題在等著我們。
我們如何知道這是一首詩?”
不得不說,黃一凡提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鑒賞先不說,我們先得搞清這首詩是不是詩這個問題。
“如果是古言體詩,相信大家可以看出,這個是五言,這個是七言,而不符合這一些格式,隻是純粹押韻的詩,我們便會認為他是一首打油詩,或者認為是一首雜言詩。但是,對於現代詩來說,我想請問一下各位,我們如何鑒彆一首詩是否是現代詩?”
說到這裡,黃一凡卻是惡搞了一下:“我突然想起了幾年前我寫過的一首作品,或許不少人都有印像,這首作品叫做《對白雲的讚美》。各位不許笑……天上的白雲真白呀……我想請問,這首《對白雲的讚美》是否是一首現代詩?如果不是,請給出理由,如果是,也請給出理由。”
一本正禁的忍著笑上課的確是一件很累的事兒。幸好黃一凡忍住了,但台下其他的一些學子早就笑得前俯後仰。
“天上的白雲真白呀……哈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
“這可是十大現代詩之首呀。”
“坑,我現在才知道這首詩原來是黃教授寫的,不行了,不行了,完全毀形象呀。”
好一會,待眾人平靜下來,黃一凡點了前麵一位舉手發言的學子回答問題。
“黃教授,我認為《對白雲的讚美》並不是一首現代詩,因為他沒有什麼意義。”
“意義這種東西沒有一個標準,所以也很難從意義從去判斷。”
黃一凡搖搖頭說道。
“黃教授,我認為對白雲的讚美不是一首現代詩,因為他就是一個長句子,隻不過是在其中把標點符合硬生生分行,所以看起來有了一首詩的格式。”
另一位學子站起來回答說道。
“這位同學,現代詩本身就沒有具體的格式,怎麼就認為這首詩看起來有詩的格式呢?如果我們認為《對白雲的讚美》很有現代詩的格式,那麼,隻能證明我們的眼光還是太局限了。”
黃一凡仍是搖頭。
“黃教授,我認為對白雲的讚美沒有押韻,所以並不是一首現代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