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這一首詩文,正是黃一凡寫好的三字經。
此時,春晚節目舞台當中央。50位小學生朗朗而讀。他們身穿著古代學子的衣服,雙手拿著竹簡,雖然表演看起來並不是那麼專業。但是,在如聖音一般的朗讀城當中,50位學子口中念出的絕世經典,成為了春晚舞台上的絕響。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三字經的內容並不複雜,三字經講的詩文也並不難解讀。哪怕是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朋友,也能理解三字經裡麵的意思。而正是這樣的理解,隨著這一些小孩子們的朗讀,那三個字組成的詩文卻是每一句都是那麼的震撼人心。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不由得,一些電視機前的觀眾已經跟著這一群小學生一樣,對著屏幕上的字幕喃喃念道。
這是詩嗎?
這不是詩?
這是歌嗎?
這也不是歌?
這是什麼?
這可以說是哲學。
也可以說是世界最大的道理。
其中的每一句,每一個詞,都能引起所有人的共鳴。
無數電視機前朋友們的心跳聲,此時都被三字經給帶動了一般,越發的快速跳動起來。
……
“我的天呐。”
細車村的“阿華”看著電視麵前自己的兒子,整個人都驚得說不出話來了。
其實,阿華對於兒子能有幸參加春晚,早都是無比的激動。可是,哪怕是再激動,阿華其實也知道兒子他們去春晚隻不過是走一下過場,不可能引起多大的凡響,最多讓人羨慕,自己也感覺有麵子而已。而哪怕能夠想到兒子一些人朗讀詩歌會被人關注,但也沒有想到自己兒子竟然和整個班級的人兒一起朗讀了這一篇簡直如聖人經典的作品。
……
“這篇詩文叫什麼名字,叫什麼名字?”
正在打牌的一些朋友,這時終於回過神來。
看著屏幕,他們雙眼熾熱。哪怕是平時再不怎麼看書,哪怕文化程度隻有初中的他們,當聽到這一篇三字經時,他們也知道這一篇文章的不凡。
這哪裡是什麼哪位作者寫的文章!
這哪裡又是什麼大家寫的文章!
這樣的文章,簡直就像春秋戰國諸子聖人現世寫出來的經典一般。
……
“老婆,快醒醒,快醒醒。”
“老公,好想睡,彆吵。”
“你快醒來呀,趕緊看春晚,趕緊來聽一聽這個世界最為精妙的一篇文章吧。”
正在看春晚的老公將妻子搖醒,這樣的文章如果沒能欣賞到,恐怕真會一輩子遺憾。
……
“人之初,性本善。”
“大白,大白……”
白玉堂群裡,一眾白玉堂弟子已經忘了尖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