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旁邊就坐下一位個頭不高,長相平平無奇的短發青年。
不一會兒,放映廳內就坐滿了人。
過去這幾天,關於沈良的‘校園傳說’已經徹底傳開,第一部入圍戛納短片金棕櫚的影片到底是什麼樣?
不止張合平好奇,喜歡電影的大學生們也非常好奇。
這不。
今天是《刷車》首次放映,張合平要不是來得早,可能都沒座。
嗡!
嗡!
隨著燈光一暗,影片正式開始放映,嘈雜的水泵聲傳入眾人的耳中。
坐在張合平身邊的那位青年,當即聚精會神。
他叫寧皓。
北師大藝術係在校生,學導演的。
這次大學生電影節他也報了名,由他拍攝的《星期三,星期四》成功入圍短片競賽單元。
他倒要看看,吹得神乎其神的《刷車》到底有多牛逼?
幾分鐘後。
寧皓傻了。
傻傻地坐在那,連目光都變得有些呆滯。
北電攝影係就那麼牛?
尼瑪!
這構圖,這燈光,這鏡頭,這剪輯,這劇情,這……
踏馬的!
還讓不讓人活了?
踏馬的!
看看彆人的作品,再看看自己的《星期三,星期四》,那都不是半成品,而是小孩子的信手塗鴉!
全方位被吊打。
等《刷車》放完,寧皓坐在椅子上,久久未動。
此刻。
他都懷疑自己是不是入錯了行?
涅麻麻的!
一個學生,年紀比他還小的學生,拍出來的東西都這麼叼,他還當什麼導演?
拍什麼電影?
一旁,張合平也久久沒有回過神來。
雖然他不是專業學院出身,但乾了那麼久,判斷出一個作品的好壞,他自問是有點把握的。
不愧是入圍短片金棕櫚的作品。
怪不得北電攝影係那麼寶貝。
老穆那天專程帶沈良過來,他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再看看吧。
如果《法官媽媽》拍的不錯,等這個叫沈良的小家夥拍長片,紫禁城影業可以投一筆。
不過。
他到底是下一個張一謀,還是下一個陳愷歌、馮鋼炮?
僅從這條短片,張合平看不太出。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
沈良多半不是婁夜、張園那個路數,這些六代導演,很讓他們頭疼。
他們要是沒才華,那就算了。
明明有,卻不用在正道,非得跟官方對著乾,反著來。
少頃。
張合平走了,寧皓卻沒走,他留了下來,就像是被釘在座位上。
接下來,他將《刷車》看了一遍又一遍。
直至黃昏時分影片停止放映,他才走出小西天。
踏出影院的那一刻,寧皓作出決定。
踏馬的!
老子也要報北電,也要去攝影係探探真假!
攝影係報不上,他就去攝影學院。
曲線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