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豐十一年(1861年)早春,張善繼統率白蓮教五旗軍在山東丘縣起義。七月,鹹豐帝駕崩於熱河,六歲的同治帝倉皇登基。葉赫那拉氏垂簾聽政,掌控了朝廷的實權。
在冀東地區遷安縣,有個小村子叫李家窩鋪,李家窩鋪很早便有了抄紙作坊,綿延數家。紙匠們聯手眾籌,在村中央為蔡倫修了一座祖師爺廟。
每年廟會,四下民眾皆來祭拜。這一帶,李青雲的紙坊規模最大,聲譽也好。
這天,李青雲的媳婦臨產,在屋裡疼的大呼小叫。
李青雲臉上淌著汗,焦急地候在屋外。過了好一陣,裡麵傳出嬰兒的啼哭聲。女傭田媽興衝衝地跑了出來,朝他作著揖說:大爺,給你道喜。
李青雲忙問:生的男孩還是女孩?
田媽說:是少爺。
李青雲說了一聲“好”,便快步進了產房。
接生婆和丫頭翠萍正在水盆前給嬰兒擦洗身體,李何氏躺在炕裡,麵色蒼白,眼裡盈著亮。
李青雲先到炕邊,衝她抱了抱拳,說:多謝夫人,又為李家添一男丁,你受累了。李何氏微微一笑,欠身回禮。
此時,翠萍已為嬰兒擦乾淨身體,用一塊紅布包住,隻露出一張小臉。
李青雲過去,滿臉堆笑地望著兒子。翠萍雙手托著,把嬰兒遞到李青雲手裡。李青雲小心翼翼地抱著,貓下身子,在那張小臉上親了一口。
接生婆和翠萍都半蹲下,給李青雲作揖道喜。
李青雲笑著回應,把嬰兒謹慎地送到妻子懷裡。他從口袋裡掏出一枚銀子,賞給接生婆。
接生婆囑咐李何氏幾句,笑眯眯地告辭了。
李青雲又對翠萍說:這幾個月,翠萍辛苦了。
翠萍給李青雲作揖道:大爺,侍候夫人是我應做的。
李何氏道:翠萍分外精心,賞是要給的。
李青雲說:這樣,翠萍今年的工錢翻一番。
翠萍立刻給李青雲夫妻跪下,道謝。
夕陽西下,數道陽光披在李家青瓦門樓上。
李家二爺李青山肩扛兩米長的魚竿,拎著半桶鮮魚,五歲大侄子庭秀緊隨其後,興衝衝地從灤河西壩趕回來。剛到門口,他們便看見翠萍帶著笑意從走廊穿行過來。
李青山問:我嫂子生了沒?
翠萍給李青山作了個揖,說:恭喜二爺,生了,是個少爺呢。
李青山聽了,哈哈大笑,把木桶遞過去,喊道:快去,給我嫂子熬湯補補身子。翠萍接過木桶,奔廚房去了。
庭秀蹦起來,叫道:我有弟弟嘍,我有弟弟嘍。說完,像個泥鰍似的從二叔身後鑽到前麵,就往後院跑。李青山伸出手,卻沒拉住庭秀。他索性慢下步子,笑嗬嗬地往中堂裡去。
李青雲正坐在中堂喝茶,李青山走了進來。隔著幾步遠,李青山站定身子,給李青雲作揖道喜。李青雲還禮道:同喜,同喜。兩個人正在談論給親朋送信之事,門外傳來“通通”的腳步聲。
李青雲坐在那裡沒動,微微皺起眉。李青山站起身,瞪著眼睛看著門口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