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正屋,迎麵便是一間簡樸的佛堂。正中供著一尊泥塑觀音像,雖不似金鑄銀裹那般華麗,卻透著一股曆經歲月沉澱的莊嚴。
幾名雲棲庵的弟子身著灰布僧袍,或盤腿坐於蒲團上,或垂手立於一側,手中撚著念珠低聲誦經。
聲音不高,卻字字清晰,帶著特有的韻律,混著窗外穿過竹林的風聲,竟有種直抵人心的力量,仿佛能穿透俗世的紛擾,讓人不由自主地靜下來。
雲棲庵規模不大,算上帶發修行的弟子,總共也不到二十人,如今的住持便是李子戈口中的師父雲靜。
雲靜領著楊洛二人穿過小院,來到一間雅致的堂房。屋內陳設簡單,一張舊木桌配著幾把竹椅,牆角放著一摞經書,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墨香與草木氣息。
她親手為兩人沏上清茶,“楊施主,子戈,請用茶。”雲靜的聲音溫和如春風。
“謝謝。”
楊洛接過茶杯,指尖感受著陶盞的溫潤,聽雲靜輕聲說起古詠春的淵源。
“貧尼的師父是古詠春一派的弟子,隻可惜當年習得的招式並不完整,這成了師父畢生的遺憾。臨終前,她囑咐弟子務必尋得殘缺的招式,讓這套拳法得以傳承光大。”
“原來如此。”
“所以,貧尼才托子戈邀楊施主前來,一是致謝,二是想了卻師父的心願。”
這時,一旁的李子戈忍不住插話道:“楊洛,現在知道我為啥追著你不放了吧?”
楊洛摸了摸鼻子,尷尬地笑了笑。
雲靜端起自己的茶杯,朝楊洛微微欠身:“貧尼以茶代酒,敬楊施主一杯,多謝你肯親自來雲棲庵授拳。”
“雲靜師父客氣了。”楊洛連忙起身說道:“那我現在就把這套古詠春教給你們吧。”
“那我們去後堂練習。”
後堂是一間寬敞的練武場,地麵鋪著平整的青石板,牆角堆放著幾束乾柴,透著質樸的氣息。
楊洛站定,深吸一口氣,緩緩打起古詠春拳。他刻意放慢了速度,招式卻依舊節奏分明。起手時如靜水無波,攤手、膀手、日字衝拳,每一個手勢都細膩柔和,仿佛在無聲訴說著這套拳法百年的傳承。
待他收勢站定,雲靜眼中難掩興奮,合十行禮:“果然是完整的古詠春!多謝楊施主慷慨相授,了卻了貧尼和師父的心願。”
李子戈更是滿臉雀躍,摩拳擦掌地等著學習,眼神裡滿是期待。
“不、不客氣。”
楊洛目光不經意與雲靜相遇,見她眉眼含笑,一顰一笑間都透著種清淨脫俗的美,仿佛骨子裡都浸著溫潤,竟讓他有些不敢直視,連忙移開視線。
接下來,他耐心地為雲靜師徒拆解招式,以及出拳的發力技巧,一一講解示範。
雲靜學得專注,一招一式都記得認真。李子戈雖性子跳脫,此刻也沉下心來,跟著反複練習。
直到兩人能將基礎招式連貫打出,楊洛才停下歇息。
“子戈,你在這兒繼續練習,鞏固招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