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商看著小廝的操作,也不好說什麼,反而鼓勵小廝加油拚口氣,不要讓船夫們看了笑話。休息了好長一段時間以後,崔商站起了身,領著小廝硬著頭皮繼續往前走。
這個時候,路上沒有崔商的長嘯和吟詩的聲音了,除了時不時傳來的鳥鳴聲,就隻剩下主仆二人氣籲籲喘著粗氣的聲音。
好不容易又翻過一座山頭,前麵隱約傳來了溪水流動的聲響,主仆二人停下來相互看了一眼,決定先順著水聲去找口水喝。
現代的人都知道走山路是看到屋走得哭,主仆二人聽到的水聲給他們增添了行進的動力,但走了一段時間後,崔商主仆才發現這水聲並不是在路邊,而是離山路還有一段距離。
等主仆二人離開山路哼次哼次地鑽過一片草叢,崔商主仆都愣住了。在他們的麵前,是一片大的鬆林,多是合抱不交的樹。在這樹林中,隱隱有一座庵觀。粉色的牆壁,向陽兩扇八字牆門,門前一道溪水,甚是僻靜。
崔商帶著小廝走到庵門前閒看,庵門掩著,裡麵說話的聲音不小。於是,崔商給小廝說,去討杯茶喝?
小廝走上前敲了敲門。不一會兒,門開了,出來的是一位年輕美貌的尼姑。
透過尼姑身後半開的門,可以看得到院子裡還站著坐著十來位尼姑,正熱火朝天的聊著什麼。
門口的尼姑也不怯生。在和小廝答過一番話以後,將崔商主仆讓進了庵內。
庵內的尼姑見有外人進了,也不閒的驚慌,反而很有禮貌的請崔商進院子裡坐坐,舉止行為都像是見過大世麵的,不像是山野之人。
見她們舉止得體落落大方。崔商也沒有起過多的疑心,一來是大白天的,山精水怪不能出現在太陽底下,二來庵觀本來就多修在山野之地,稍微有些景色的山頭早都被和尚尼姑占完了。
順著她們的邀請,崔商主仆進了院子,坦然在池塘邊的石桌邊坐下。趁著尼姑準備茶水的空閒,崔商一邊和小廝說著話一邊打量著庵觀的景致和院子的布局。
院子裡,除了崔商主仆和尼姑們坐著的地方,稍微有陽光照得到的地方都攤滿了果子。甚至是屋簷下,也陰曬著許多板栗核桃。
而讓崔商奇怪的事,小廝說,從那邊房舍裡端茶出來的尼姑,那個房舍裡也堆滿了這些果子。
茶水送來以後,院子裡閒聊的尼姑中有一位看著似住持的尼姑走了過來,坐在桌邊和崔商說話。
正說著的時候,開始給崔商主仆開門的尼姑走了過來,說是有人來拜會住持。
住持向崔商告了個罪,起身走向院門。不多時,就像一群背著背簍挑著擔子的山民進了庵觀。將地上、屋簷下曬乾或陰乾的果子裝上,背著背簍挑著擔子離開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看到這裡,崔商忽然就有些疑心了。這個庵觀,離外麵的山路,說遠吧也不遠,說近吧也不近。
自己和小廝走進來的時候,一路都是溪水和山石,沒有看見能夠種稻穀的地方。這樣的深山峽穀,不太適合居住。
說不定這些尼姑,是山精怪物吧。於是,崔商水也沒喝,起身向眾尼告辭。
看著崔商要走,這群尼姑一個一個走上前來挽留,言辭也很懇切,大白天的都隻差用色相來吸引崔商了。
這讓崔商越發相信自己開始的判斷,堅持要走。
眾位尼姑見留不住崔商,便將崔商送到了門口。等崔商走過一會兒之後,回頭再看,尼姑們住的院子虛掩著門,依依不舍。
頓時崔商腳下發力,一口氣奔到了江邊的山路上,看著頭頂的太陽,和江裡緩緩逆流而上的客船,才鬆了口氣。
但崔商仍未做停留,繼續沿著開始船家指的方向狂奔。
好在這裡離船家指點的方向不遠。等上了船,崔商找到船家,當著大夥們的麵說起這個事情。
船家聽崔商這麼一說,趕緊向崔商告罪,說是忘記了這個事情,不然就不會讓崔商主仆下船了,但也慶幸崔商很有見機。
看著船家說的話很是蹊蹺。崔商便問是怎麼回事。
船家說,貴人碰到的那個庵觀,其實不是真的庵觀。這一帶兩岸的景色相當漂亮,很多乘船的客人都像貴人一樣,想在山路上走走。有碰到過那個庵觀的,也有沒碰到那個庵觀的。不過,據有些從庵觀跑出來的客人說,那些尼姑,其實不是人,是猿猴幻化的。而且,說這些話的人,都在山裡待了好些日子,各個都是骨瘦如柴精元全失的樣子。
聽到船家的話,船上其他的人也來了興趣,慫恿著崔商前頭帶路,一起再去會會那個庵觀。
於是,崔商和大家組起隊伍,帶著兵器找到那邊鬆林時,樹木流水還在那裡,但庵觀卻不見了蹤影,至於崔商和小廝開始看到的那些尼姑,也是蹤跡全無。
尋而不獲之後,崔商再也沒有下船。不過,崔商的這一次黔州之行,倒是順利的很。
回到荊州城以後,崔商和朋友們聊起了自己的這一番奇遇之後,大家對崔商的說法似信非信。後來,這個事情傳到京都以後,有人說,船家的說法不一定是真的,倒是崔商主仆的偶入,說不定又是陶翁筆下的桃花源。
喜歡有味道的神鬼事請大家收藏:()有味道的神鬼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