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起夫妻之間的相處之道,大名鼎鼎的房玄齡可是繞不過去的,因為“吃醋”這個梗,據說就是發生在房家,然後經典永流傳的。
不過,在正史裡,卻並不是這麼回事,相反,房大人和盧氏是舉案齊眉,禮讓有加。
據說,房大人未發跡的時候,某次,患了重病,連續服用了幾天藥之後,房大人覺得自己沒希望了。於是,就在盧氏服侍自己的時候,拉著盧氏的手千叮囑萬叮嚀。
“夫人啊,我是不行了。你還年輕,不要吊死在我這棵歪脖子樹上。我走了之後,要是有合適的,你就嫁了吧。”
哪知道盧氏在聽了這話之後,二話不說,拿起給房大人喂藥的調羹,衝著自己的眼睛就是一調羹,挖掉了一隻眼。然後哭著說,“郎君啊,妾身生是房家人,死是房家鬼。”
見盧氏這樣,房大人是心疼得不行。有妻如此,夫複何求?一邊喊著人趕緊給盧氏上藥,一邊是後悔的隻扇自己的耳光。
所以,哪怕是後來,身為國公,房大人對盧氏也是不離不棄、禮之終身。
或許,也是因為這樣。有些人就對房家夫婦進行了編排。說房大人某天辦公是耽擱了時間,不敢回家,結果被李二撞見了,就問房大人是怎麼回事。
房大人一板一眼的向李二稟告說,“回陛下,還望您能替微臣向拙荊解釋一二。今日微臣之所以回去得這般遲,實乃因陛下留臣商議要事所致,懇請夫人莫要動怒。”
李二聽後,先是一愣,隨即不禁又好氣又好笑:堂堂大唐宰相居然如此懼怕妻子,這要是傳揚出去,豈不是有損我大唐的威名?於是大手一揮,朗聲道:“來人呐!朕賜予房愛卿數名美女,以作小妾之用。”
此言一出,可著實把房大人嚇得不輕,他雙腿一軟,“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連叩頭謝恩,嘴裡還不停地念叨著:“陛下萬萬使不得呀,使不得!這簡直就是要了微臣的老命啊,微臣萬死也不能從命,求陛下收回成命……”
但李二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著人把幾位美女送到了房府,結果還真受到了盧氏的反彈。抹不開麵子的李二就給長孫皇後說,“你瞧瞧,老房整日為國事操勞,實在辛苦得很呐!朕好心給他送幾個美人過去,也好讓他享享福,誰知竟被他家夫人給拒絕了。要不,你去幫朕勸勸她?”
長孫皇後聽後深以為然:“陛下所言極是,如今天下初定,正需房大人這般智謀過人之士輔佐陛下治理國家。臣妾這就走一趟房府,好生勸說一番。”
言罷,長孫皇後興衝衝地擺起鑾駕直奔房家而去。然而,當她剛一開口提及此事時,同樣被盧氏毫不留情地懟了回來。
這下,李二可起火了,掃我麵子就算了,你還敢不給觀音婢麵子。然後就親自陪著老房回到房家,給盧氏遞過一杯鴆酒,“今日之事,你隻有兩個選擇。要麼同意老房納妾,從此相安無事;要麼就喝下這杯毒酒,一命嗚呼,再無其他可能。”
哪知道盧氏也是果決,一把接過酒杯,仰頭便是一飲而儘,動作乾淨利落,絲毫不拖泥帶水。看得李二也直搖頭,還好,自己賜給盧氏的隻是一杯濃醋,"此等女子我尚畏之,何況玄齡"。
且說京城之中有一秀才,年方弱冠便已高中舉人,可謂前途無量。他娶了一房妻子,本應夫妻和睦、舉案齊眉,但這位夫人卻妒性如虎,比起被編排的盧氏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位夫人不僅善妒,更兼性格暴躁,使得秀才在家中苦不堪言。秀才無奈之下,隻得想出一計,欲以“借羊”之計來整治夫人的嫉妒之心。
在古代社會,婚姻之事多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決定,而後世所謂戀愛之說,對於古人而言,實難想象。而且,除了講究門當戶對之外,還有養兒結貧親養女攀高門的說法。一門親事弄下來,和隔山買羊差不多,鞋子是不是合腳,都隻能等進了洞房再說。
京城那位讀書人的妻子便是如此,秀才在婚後方才發覺妻子性情狹隘,脾氣暴躁。相比之下,盧氏與房大人之間的互動,簡直可視為小兒科。
可是,妻子除了對自己的男人看得緊,恨不得時時刻刻摁在手板心裡,或者是用根繩子把男人拴著,惱怒的時候對男人非打即罵之外,伺候公婆、管教子女,那是做得相當的到位。
因此,在那個男尊女卑的的社會裡,“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五天不錘臉上發黴”,全部印在了讀書人的身上。說句難聽的話,日子是過得生不如死。
但是,讀書人又對自己的妻子沒有辦法。哪怕是晚上就寢的時候,妻子把自己的腳用繩子捆著,自己稍微有點動靜,妻子就會用力拉扯繩子大聲叫喚。
所以,儘管有時候讀書人鼻青臉腫的和妻子出現在父母麵前,被教訓的還是讀書人。在父母眼中,自己的兒子能夠娶到如此嚴厲的妻子,將家中管理得有條不紊,這無疑是一件幸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為了安撫自己受傷的心靈,在和朋友們聚會的時候,讀書人常常是借酒慰藉自己。
一次,他在友人家中喝醉後,竟開始抱怨起自己的妻子來,希望朋友的夫人能將此事轉告給他的妻子。因為妻子與朋友的夫人是極好的閨蜜,向來又合得來。
然而,令讀書人意想不到的是,得知消息的妻子,竟拎著根木棒帶著幾位粗俗的仆婦衝進了朋友家裡,當著朋友和閨蜜的麵就要教訓自己,“你這個沒良心的,竟敢背著我編排我的不是。”
嚇得讀書人驚恐萬分,連連求饒,不斷請求妻子原諒。朋友和夫人也紛紛求情,但妻子並不買賬。讀書人隻能連連叩頭,承諾再也不敢了。妻子才勉強答應了他。
不過,等他們踏出門口,妻子便讓仆婦用繩索套住讀書人,如牽牛一般將其帶回了家。
而且,這樣的日子還不是一回兩回。在讀書人的圈子裡,每當談論起家庭瑣事的時候,讀書人常常淪為了大家的笑柄。
即使在父母離世後,他當上了一家之主,但類似的尷尬情況仍然頻繁發生,讓他感到十分苦惱。
一次偶爾的機會,喝醉了的讀書人無意中碰上了京城裡一位有名的神婆。看著讀書人苦惱的樣子,神婆便主動上前詢問。得知他的遭遇後,神婆就給他出了一個主意。
幾天後的一個夜晚,讀書人佯裝喝得酩酊大醉回到家中。等妻子迷迷糊糊睡著以後,他突然從床上爬起來,大聲嚷嚷道:“我要去茅房!”
隨後,他光明正大地走出了臥室,走進了茅房。在茅房裡,他迅速解開身上的繩子,將其係在了事先藏好的一隻羊身上,然後小心翼翼地翻過牆頭,一路狂奔到神婆家躲藏起來。
聽到讀書人說是出門上廁所,迷迷糊糊的妻子並沒有太在意。畢竟這種情況已經不是第一次,她知道丈夫很快就會回來。
可是,隨著時間的過去,被驚醒了的妻子發現男人遲遲沒有回來,開始有些不耐煩了,心想:“上個茅房怎麼這麼久,這時候還沒回來?”她一邊抱怨著,一邊伸手摸索著自己這頭的繩子。
平日裡,晚間有什麼事,自己隻要一拉繩子,男人就會立馬起身,聽從吩咐。等到繩子摸到手中以後,妻子將繩子就是用力一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