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服務是我的榮幸,我一定儘全力做好工作。”吳誌遠恭敬地回答。
陸續有人上電梯。
徐有為辦公室在十七樓。
吳誌遠跟著徐有為下了電梯。
“誌遠,距離上班還有一會,正好和你聊幾句。”
吳誌遠本來心裡緊張,但見徐有為平易近人,就像鄰家大哥哥,心裡也不那麼緊張了。
四十二歲的市委書記,放眼全國,都很年輕。
按照孫潤才的說法,每一個年紀輕輕就能獲得提拔重用的,毫無例外都有背景,徐有為背後的靠山,會是誰呢?
徐有為辦公室是個套間,外麵有個辦公室,應該是秘書辦公室,裡麵才是他的辦公室。
裡間辦公室寬敞簡潔,文件書籍擺放得一絲不苟。
吳誌遠準備為徐有為水杯續水,但被徐有為婉拒了:“誌遠,官員不是官老爺,以後呢,打水可以,續水就不必了。坐吧,和你隨便聊幾句。”
吳誌遠在椅子上坐下,半邊屁股落座,身子前傾。
徐有為在對麵沙發上坐下,姿態放鬆,像是拉家常。
“誌遠,聽人介紹,說你文筆很好,我看了幾篇你在《江中日報》上發表的文章,既有理論的深度,又有基層調研的溫度,不像那些飄在半空的空話套話,這就很難得。”
吳誌遠心中一愣,誰向徐有為推薦了他?
這個人不太可能是耿冬青。
因為耿冬青並不了解他。
吳誌遠心裡一暖,說道:“謝謝徐書記認可,往後跟著您,多學您調研務實的作風,把文字功底用到實處,寫出真正能幫上忙的材料。”
徐有為點點頭:“誌遠,做秘書,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
徐有為為人隨和,語氣平實,如同一位經驗豐富的前輩在傳授心得:“寫材料隻是基本功,但秘書不隻是寫材料,我可不希望我的秘書是一個隻會寫材料的書呆子。”
徐有為喝了一口水,繼續說:“作為秘書,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要身在兵位,胸為帥謀。”
接下來,徐有為又對剛才這句話做了進一步解釋:“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是要求你成為一個高效的信息接收器和處理器。
市委大院裡的風吹草動,基層反映上來的真實聲音,甚至是一些街談巷議,隻要是關乎龍城發展、關乎群眾利益的,你都要有敏銳的觸覺,並能去偽存真,提煉出有價值的信息。
不能隻聽彙報,隻看材料,那樣容易成為聾子和瞎子。”
吳誌遠頻頻點頭,並在筆記本上做記錄。
他知道,這是徐有為在給他上第一課,也是定下工作的基調。
徐有為繼續說道:“身在兵位,胸為帥謀,是讓你思考問題,要嘗試站在市委書記的角度,站在龍城全局發展的高度,而不隻是站在秘書的角度。
給我提供信息,不能僅僅是信息的簡單堆砌,要有你自己的初步分析和判斷,哪怕這個判斷不成熟,也能開拓我的思路。
我要的,是一個能一起思考、甚至能偶爾碰撞出火花的助手,而不是一個唯唯諾諾的應聲蟲。”
吳誌遠鄭重地點頭:“徐書記,我明白您的意思。我會努力提升自己的站位和視野,儘快適應您的要求。”
徐有為看了看時間,對吳誌遠說:“你去問問耿冬青主任,看看他有什麼交代和安排。”
吳誌遠起身,正要離開,徐有為又將他叫住,遞給他幾張紙:“下周有個全市政法工作會議,我要參加,這是昂揚為我準備的講話稿,基本內容表達清楚了,但文風要改一下,語言儘量平實。
那些不切實際的官話、穿靴戴帽的套話、疊床架屋的空話,能不用都不用。”
吳誌遠知道,這是徐有為對他的第一次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