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太皇太後,明仁宗朱高熾的原配。
大明十六帝,她一個人就見過七個,朱元璋,朱允炆,朱棣,朱高熾,朱瞻基,朱祁鎮,朱祁鈺。
對了,還有一個無冕之帝,常務副皇帝朱標。
馬皇後、徐皇後、張皇後,公認的明初三大賢後。
網絡謠言,“當年徐皇後去世,朱棣不複立後,而是將後宮管理大權交給太子妃張氏”。
實際上,當時管理後宮的是朱棣王貴妃。
【丙子,貴妃王氏薨,妃有賢德,事上及仁孝皇後恭謹始終。處宮闈之內,肅雍有禮,藹然和厚,綜理庶事,絲毫不紊,甚為上所重。——《明太宗實錄》】
當然,也不排斥那時候還是太子妃的張氏,有輔佐之功,隻是史籍並無記載。
她被譽為古代女子的巔峰,女中堯舜,集齊世子妃,太子妃,皇後,皇太後,太皇太後,縱觀曆史,無出其右。
清修明史,都找不出任何黑點的女人,結果被現代電視劇醜化了。
此時此刻的張太皇太後,正端坐在清寧宮刺繡。
見到孫子朱祁鎮到臨,她臉色一喜,將繡氈放到一旁,起身相迎。
“臣,拜見聖祖母皇太後陛下。”朱祁鎮恭敬的行跪拜禮。
【戊申,上奉冊寶,尊聖祖母皇太後為太皇太後......恭惟聖祖母皇太後陛下睿知聰明,含弘光大。——《明英宗實錄》】
堂堂一個皇帝,跪拜他人不合禮法?孝道為先。
張太皇太後連忙走過去,將其扶起,語氣責怪。
“鎮兒,你都是一國之君了,有些禮數莫要拘謹,我說過多少次,不必行此大禮。”
“嘿嘿。”朱祁鎮摸了摸頭。
張太皇太後瞪了他一眼:“你再這樣,怕是要折我的壽。”
“鎮兒,你看,這個圖案喜歡嗎?”
朱祁鎮低頭望去,原來皇奶奶遞過來一麵繡氈。
隻見上麵的圖案,恰好就是他身上的天機琳琅鯉魚形狀。
“鯉魚,有逆流而上的習性,我希望你能真正成長起來,當一個了不起的帝王。”
......
朱祁鎮的眼角微微濕潤,用力的點點頭。
現在的他,也隻是一個十四歲少年,心中仍然懷有雄心壯誌。
他想成為太皇爺爺那般頂天立地的帝王,上兼備文武大才,南征北伐,威名遠揚。
現如今大明的版圖,較永樂年間,縮水不少。
【圖】
朱祁鎮的誌向,就是重現太皇爺爺當年榮光。
至於為何會領土減少呢?其中有非常複雜的曆史原因,涉及到他的父皇明宣宗,不好評價。【詳見作者說,不在正文水字數】
“鎮兒,今日朝堂之事,可有難題?”
張太皇太後主動談及,她素來都是攝政而不乾政,隻是從她的政治經驗去提建議,而不是幫皇帝做決定。
朱祁鎮歎了口氣,幽幽道:“聖祖母,近日天災頻頻,臣想按照舊規,主動放棄災區的糧稅,卻遭到內閣強烈反對。”
文官集團集體上諫,覺得朝廷應律例嚴明。
《六國論》曾言道:“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