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明白,這事絕對還沒完。
雖然皇帝願意免子死罪,但是,那群政敵絕對不會放過他。
後續幾日,必定會天天彈劾,站在道德的最高點,依《大明律》例,逼迫陛下降罪!
這種手段,他曾經也用過。
沒想到,如今卻狠狠地抽打到他的身上,真是風水輪流轉。
致仕之後的楊士奇,沒過多久就憂慮不起。
......
果不其然,朱祁鎮還是賣了他的弟弟。
經過一晚上的深思熟慮,他選擇一條對他最有利的道路。
力排眾議,法外開恩,讓楊士奇感泣恩寵。
到時候,他的擁躉必將為自己所用。
楊士奇作為五朝元老,耕耘多年,以廉能的處事態度,深獲朝野一致的好評。
剛才彈劾的臣子,不過少數,大部分人都閉口不言。
隻要獲得那群人的擁護,對於自己重掌大權,是非常有利的。
至於朱祁鈺?
朱祁鎮嘴角冷笑,他隻想做好自己,至於他人,無暇顧及。
......
朱祁鈺沒有在皇宮逗留太久,他像往常一樣,隻是暫住三日,便借口離開。
金吾右衛的黃千戶,將他送出順天府,就回去了。
車隊就剩下孤零零的幾個人,好歹是個尊貴的親王,居然不安排軍卒送至永平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可想而知,無人在意,這其中是不是有人授意,那就不得而知了。
朱祁鈺不想深究到底是誰的授意,這不重要。
他隻知道,自己連一個基本的親王待遇都沒有享受到。
過去的他,早已習以為常,稍微惹得那個妖後不高興,就會是如此結局。
可是重生回來後,卻覺得一切都太過諷刺。
“無論是不是孫太後的安排,皇兄你這樣的態度,果然從來都沒有讓我失望啊。”
朱祁鎮的態度,不僅僅體現在楊稷這件事情上。
朱祁鈺本來就沒想過放過楊稷,既然皇兄你不動手,那我就不客氣了。
他還想再試探一下大理寺和錦衣衛的實力。
這無疑是一個踩在刀尖火海上的冒險舉動。
重生回來後,好消息:“皇兄依舊”,壞消息:“自己還小”。
朱祁鈺隻能默默等待,等到土木堡戰役到來的那一天。
造反是不可能造反的,先不提自己手上的人脈與籌碼,最大的問題是,有槍杆子嗎?
明代是明令禁止私自製造火器的,哪怕你是藩王也不行!
雖然朱祁鈺十分清楚後世槍械構造,可是他一沒人,二沒工具,三沒材料。
明初,藩王多設立在內陸或邊疆要塞,這時候的藩王是擁有三護衛的軍力的。3000人規模)
明太祖朱元璋原本設想,可以讓藩王替代君主討伐奸亂臣子,平定地方叛亂,抵禦外來侵略,以形成“外衛邊陲,內資夾輔”的局麵。
然而,朱允炆登基時,這些叔叔權勢過大,隱隱有威脅到皇權的可能,於是下令削藩。
沒曾想引發了靖難之役。
朱棣登基後,再度削藩,將藩王本來的三護衛兵力削減剩下隻有一護衛,典型的“淋過雨,所以撕掉彆人的傘”行為。
最後,因為“漢王之亂”,最終導致明代藩王徹底喪失了兵權。
朱祁鈺隻需要再等幾年,就能光明正大的登上皇位,腦子抽了才會想去提前造反。
“停車。”
在順天府城外五十裡的驛站中,朱祁鈺見到了宋銘。
“王半仙呢?”
“在這。”宋銘將麻袋丟下,用刀割開一道口子,王半仙立即伸頭出來喘氣。
“殿下,殿下,是小民之前有眼無珠。”他不停的磕頭。
朱祁鈺麵無表情的說:“交代你的事情呢?有沒有辦好?”
“有有有!”王半仙如同小雞啄米似的點頭。
......
喜歡土木堡之變後,我發動奪門之變請大家收藏:()土木堡之變後,我發動奪門之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