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祖母。”
張太皇太後聽到朱祁鈺的聲音,她歪頭望去,語氣略微驚喜。
“鈺兒,你來得正好。”
朱祁鈺立即跪在床邊,他主動抓起張太皇太後的右手。
兩名皇孫,一左一右的握持著她蒼老的手。
張太皇太後將他們的手搭在一起,笑道:“我一直都希望你們兩人,兄友弟恭。”
朱祁鎮和朱祁鈺眼神交換。
“鎮兒,祁鈺畢竟是你的兄弟,對他好一點。”
“鈺兒,記得好好輔佐你的皇兄,千萬不要......”
明初有兩大政變,靖難之役和漢王之亂,都是叔侄之爭。
一切動機都能總結成四個字:“爭當皇帝”。
權力實在太過誘人,誰也不敢保證,朱祁鈺沒有謀反之心。
反觀朱祁鈺一家,經常受到打壓。
一開始,張太皇太後極力嗬斥孫太後,認為此舉不妥。
於是,孫太後打了個棒槌,張太皇太後立刻又給了顆蜜棗。
隨著時間推移,張太皇太後發現,孫太後這樣做,好像也未嘗不可。
長久以來的壓迫,讓年幼的朱祁鈺性格變得懦弱無剛。
這不正是最理想的親王心理狀態嗎?
你可以有本事,但是不能有異心,不過最好平庸。
於是,張太皇太後便對孫太後的刻意針對,漸漸地睜隻眼閉隻眼。
她以為,一切都會往心中所願行進。
殊不知,朱祁鈺早已換了靈魂。
如今的他,早已不是當年的他。
現在的他,隻是在模仿那個軟弱無能的他。
......
“鎮兒、鈺兒,你們兩個先出去吧,我與楊溥他們聊些事情。”
張太皇太後明顯覺察到自己身體難以支撐,便找了個借口,將兩名孫兒支走。
她緩緩地閉上雙眼,讓宦官靠近,在其耳邊輕語。
“你去問問他們,還有什麼大事未辦?”
宦官傳話,楊溥立即跪拜道:“太後陛下,確實有三件事情,迫切需要解決。”
“第一件事,便是建庶人雖死,但畢竟曾為帝尊,應當編纂實錄。”
“準。”
“第二件事,太宗皇帝曾降詔,凡收藏方孝孺諸臣遺書者死,如今時過境遷,建議廢除,以顯新帝皇恩浩蕩。”
“準。”
“第三件事,關於郕王殿下的就藩,殿下現已年長,應當早日考慮。”
“???”
這一次,沒了音訊。
宦官伸手一探,頓時嚇得後退,顫巍巍的喊道。
“恭送聖祖母皇太後陛下!”
張太皇太後薨逝的噩耗傳出,一瞬間,清寧宮哭聲一片。
凡是在清寧宮的人,皆跪拜送彆,朱祁鎮和朱祁鈺也不例外。
朱祁鈺勉強的擠出幾滴眼淚,裝出一副難過的表情,默默觀察跪在旁邊的朱祁鎮。
他是假哭,對方是真哭。
在過去,張太皇太後就像一個護道人,幫朱祁鎮處理過許多難題。
如今,頂梁柱沒了,能不哭嗎?
要說全場哭得最傷心之人,莫過於王振。
這人挺會演的,怕不是喜極而泣吧?
儘管朱祁鈺知道,當張太皇太後一死,王振就再無束縛,屬於他的時代,也是大明的昏暗時期之一,即將來臨。
不過,他沒有戳破,甚至還想要加把火。
.......
張太皇太後薨逝,紫禁城掛滿了白簾,充滿哀傷的氣息。
直到兩個月後,即正統七年十二月,靈柩下葬獻陵,諡號“誠孝恭肅明德弘仁順天啟聖昭皇後”。
忙了喪事,朱祁鈺借口離開。
因為他注意到,殯禮上一個特殊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