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能說,人心的成見是一座大山。
簡單介紹一下瓦剌的崛起之路。
朱元璋一句“驅逐胡虜,恢複中華”,滅了元朝,不過,餘孽逃亡北方,又建立起北元政權。
也先的爺爺馬哈木,正是北元太尉浩海達裕之子,因為他老爸被當時的大汗誤殺,大汗內疚,於是將馬哈木封為丞相,並且把女兒嫁給他。
為什麼明朝沒有出兵滅了北元呢?因為他們表現出臣服,馬哈木多次派遣使臣前往明朝貢馬,請求冊封。
永樂七年,馬哈木被封賜順寧王,太平被封賜賢義王,禿孛羅被封賜安樂王。
永樂八年,馬哈木又來上貢馬匹謝恩,稱他知道元朝皇族餘孽在哪裡,請求明軍攻滅他們,永絕後患。
於是,朱棣禦駕親征,擊破本雅失裡和阿魯台大軍。
永樂十年,馬哈木自己帶人去攻打本雅失裡,自立答裡巴為汗,稱“瓦剌”。
他上書朱棣,提出許多過分的要求,要人要武器等等。
朱棣不叼他,大罵“瓦剌驕矣,然不足較。”
然而,狼子野心的隱藏,隻是一時的。
等到永樂十一年,瓦剌使臣理直氣壯的說,我們瓦剌人有許多親戚在甘寧地區,明朝快將這兩塊地還給我們。
朱棣一怒之下,在永樂十二年,再次禦駕親征,一路殺到土剌河。
不得不說,馬哈木確實當得上一代雄主,正是他將瓦剌騎兵升級成為具裝騎兵的,實力大增。
......
後來,馬哈木死了,他的兒子脫歡繼承“順寧王”爵位。
其實,永樂大帝三次北征,沒有給明朝帶來什麼好處,反倒是促進了瓦剌崛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彼時,北方屬於分裂狀況,眾部落各自為政,明軍一來,將他們一個個打殘血了。
然後,脫歡就趁機出兵,先是大敗阿魯台,又征服了土爾扈特部落。
明朝是知道這些情況的,可是六邊形戰士朱瞻基做了個騷操作,非但不出兵壓製,還將防線後移?
於是,脫歡趁此良機,宣德年間重創阿魯台,吞並韃靼;正統年間滅亡阿台汗,統一全蒙古。
話說這阿台汗,竟然是明英宗派兵跟瓦剌一起攻打的,你敢信嗎?
某些英宗粉,說什麼四征蒙古隻輸了一次,就抓住“土木堡”噴。
問題是,真的寧願你輸好嗎?若是輸了,瓦剌不至於崛起得那麼快。
脫歡本來是想自立為汗的,可能是草原部眾受中原思想影響,認為他並非黃金家族血統。
無奈之下,脫歡隻能擁立脫脫卜花為汗,自稱太師。
......
接下來要登場的,就是綽羅斯·也先。
在東方,他收複了女真各部,並且寫信威脅朝鮮向他稱臣。
“太祖成吉思汗皇帝統馭八方,祖薛禪皇帝即位時分,天下莫不順命。內中高麗國交好,倍於他國,親若兄弟......今後若送海青及賀表,則【朕】厚賞厚待。”——《李朝實錄》
在西方,他與東察合台汗國交戰六十一次,隻輸了一次,直接打廢!出自《拉失德史》)
他的次子斡失帖木兒率軍西征,橫掃西歐,占領錫爾河畔。出自《七河史》)
正統十四年的瓦剌,非但不止是統一蒙古大草原,甚至疆域“西自中亞,東越滿洲直到朝鮮,北起西伯利亞南境,南至明朝。”——《關西七衛與明朝的西北邊疆經略》
不會真有人認為,瓦剌是弱雞吧?不會真有人以為,瓦剌出不了二十萬大軍吧?
不會吧?不會吧?不會吧?
而這些情報,由於明宣宗主動在北方撤旅,直接導致明朝廷對此是毫不知情。
他們,還真以為瓦剌還跟幾十年前一樣,弱不禁風,不足為懼呢。
.......
喜歡土木堡之變後,我發動奪門之變請大家收藏:()土木堡之變後,我發動奪門之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