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謙,你說完了嗎?”
“陛下,你到底有沒有在聽?”
於謙在彙報的時候,說得口沫橫飛,結果朱祁鈺一直在低頭批閱奏章。
“你提的事情,朕已經考慮到了。”
“那陛下,想如何解決?”
朱祁鈺眉頭一皺:“朕倒想問問你,有何高見?”
於謙拜道:“高見不敢談,隻能說,微臣拙見。”
“首先,為了避免將官控製地方士兵,建議隔段時間人事調動,削弱影響力。”
“其次,繼續強化監軍製度,由文官和宦官監督地方將官行為,保證忠誠度。”
“然後,削弱地方軍事力量,精銳部隊集中於京師,令其難以形成割據勢力。”
“最後,取消爵位繼承製,或參考漢朝推恩令,有功有能力者,可取而代之。”
朱祁鈺認真的問一句:“說完了嗎?”
“臣發言完畢,全憑陛下定奪。”
軍將造反,一直是古代封建王朝的困擾之一,更是導致王朝覆滅的主要原因。
縱觀曆史,東漢末年,軍閥割據,郿侯董卓廢少帝,東海太守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節度使安祿山和史思明發動“安史之亂”,從此唐朝由盛轉衰。
元朝末年,紅巾軍農民起義,許多軍將趁機割據,一盤散沙。
或許在現代人看來,宋朝“重文抑武”的政策目光短淺,皇帝一個比一個窩囊。
但在古代人眼中,不一定是差評,至少,在宋末時期,沒有任何一個軍將造反。
這不就是一種曆史性突破的成功嗎?
宋朝的“重文輕武”政策,或許沒錯,隻是做得太過了。
再看明朝的軍事製度,你就會震驚的發現,其中有不少政策,是從宋朝照搬過來的。
比如說,於謙提到的“調動將官”,明朝一直都有“南將北伐”,“北將南征”的傳統。
以及,文官和宦官監軍的現象,明朝也有。土木堡之變前,大同府由於鎮守太監郭敬從中作梗,導致“師無紀律,全軍覆敗”。
再者,削弱地方軍事力量,加強中央軍的做法,明朝設立了京師八大營,卻忽略了邊關守衛兵力。
於謙提到的三點政策,一直都存在,他隻是建議再次加強。
宋朝被詬病的一係列軍事政策,明朝同樣存在,隻是沒有那麼誇張。
明初的軍事指揮權,在五軍都督府的手裡,而不是文官。
朱元璋充分吸取了宋朝敗亡的教訓,設立了爵位繼承製,企圖將國家榮譽與某個家族綁定在一起。
這時候,或許有人要噴,“明實亡於朱元璋”了。
真不是他的鍋。
朱元璋製定了嚴格的爵位繼承製度,強調嫡長子繼承製。
如果,父輩因罪被剝奪爵位,子孫通常無法繼承,除非皇帝特赦。
到了朱棣,由於兵變奪位,為了鞏固統治,允許一小部分因父輩犯錯而被剝奪爵位的家族恢複爵位,以換取這批人的支持。
朱瞻基進一步放寬了爵位繼承的限製,即使父輩犯錯,子孫依舊可以無損繼承,前提是,他們沒有參與罪行。
好一個“六邊形戰士”!又埋雷了。
但凡少埋點雷,“土木堡之變”或許都不會發生,正是那批邊關二代哥逃跑,把瓦剌放了進來。
楊洪等人刻意隱瞞軍情,估計是打算自己背鍋,好讓孫子輩能夠順利繼承爵位。
......
“陛下,陛下,陛下?”
於謙見朱祁鈺許久沒有說話,急不可耐的叫喚。
“你彆急呀,難不成,你還想讓朕,在大戰之前,將那批罪將全部砍了嗎?”
朱祁鈺真是服了,於謙這個人確實有本事,就是性子急。
他沒聽到回應,就會一直上諫,催促你儘快達成。
一般的皇帝,還真受不了他這種性格。
“放心吧,若是京師守衛成功,朕就會立即提出軍製改革。”
朱祁鈺打算引進現代軍事化管理,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晉升、獎懲製度。
人家文官還需要通過“科舉”,才有機會踏上仕途。
瑪德,你們武勳隻需要投個好胎,不出意外的話,就能繼承爵位成為將領。
“武舉”?形同虛設,整個大明朝就沒有一個將軍,是通過“武舉”上來的。
哪怕你再怎麼努力,永遠都比不過這群二代哥。
......
正統十四年,十月九日。
瓦剌大軍,一路順風,穿越一個個邊關空城,已經兵臨順天府境內。
朱祁鈺之前下達的“不抵抗”命令,在邊關沒有布置兵力防守,同時提前安排百姓撤離。
這麼做,讓京師的防衛力量,增長到三十萬人。
【瓦剌留學生,我在順天府很想你。】
又看到這種牌匾了,這已經是今天發現的第一百三十六個,朱祁鎮暗搓搓的握緊雙拳。
毫無疑問,這是朱祁鈺讓人布置的,就是想搞他心態。
反正,朱祁鎮在大明民間的名聲已經臭了,民眾們看見之後,會心一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來,百姓是不太理解“留學生”這個詞語的含義。
經人解釋一番後得知,原來如此——
太上皇十分仰慕瓦剌的文化軍事,不顧危險,親身前往學習。
這話聽起來怎麼有點搞笑呢?
瓦剌,他們有什麼文化軍事值得大明學習的?
懂了,這是給太上皇北狩,找到一個完美的借口。
看似褒義,實則貶義。
身為當事人,朱祁鎮能不知道嗎?
“皇弟,本是同根生,你何必苦苦相逼?”
問出這句話的時候,就知道他從未反省過自己。
當初楊稷主動冒犯朱祁鈺的時候,他身為皇兄,做了什麼?
為了穩固自己的帝位,選擇犧牲人家。
還有,孫太後常年來欺壓吳賢妃,他看似口語相勸,全都是發生之後才假惺惺的說出來,並沒有及時製止。
郕王府連年被削減歲俸,如果沒有得到他這個皇帝的默許,能成功嗎?
兩兄弟表麵和諧,實則早已水火不相容。
朱祁鈺登基之後,他如果不實行報複,就對不住自己坐的這個皇位。
.......
“陛下,孫太後又發癲了。”
王騰小聲彙報,朱祁鈺眉頭一挑。
“走,去後宮看看。”
在這兩個半月以來,孫氏的日子確實很難過。
不僅失去了人人敬仰的尊貴帝位,還有養尊處優的生活,一去不複返。
她要像尋常宮女那般,每日勞作,以換取可憐的薪酬,維持日常生活。
+++++++++
過去囂張跋扈,欺壓了不少宮女,今日終於換來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