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的朱祁鈺先是神色呆滯,隨後眼神一狠,對準朱祁鎮的腦袋,拿起燧發槍就是一發,親手了結,地上那具軀體沒了聲息。
做完這一切後,朱祁鈺閉上雙眼,長舒一口氣。
.......
在回去紫禁城的路上,朱祁鈺的眼前,始終浮現出朱祁鎮臨終前,那道堅定決絕的眼神。
他深吸一口氣,將繁雜的想法拋棄。
“朱祁鎮,不用你這個廢物教我,我自然會做到。”
如果此生不能讓皇明再次偉大,對得起自己穿越者的身份嗎?
本來,朱祁鈺是打算讓朱祁鎮像條野狗一樣,死在荒山野嶺,無人收屍的。
但是,這貨臨死前的決絕,倒是讓自己高看了一眼。
於情於理於法,都應該給朱祁鎮一個最後的體麵,免得被人詬病。
【正統十四年十月廿一,太上皇崩逝郊野,曝屍幾日,帝慟哭,舉國哀悼。】
【遷葬裕陵,後宮嬪妃皆殉葬。】
【景泰)帝見殉葬之酷,心不忍,遂廢之。】
將孫氏的太後和太皇太後廢除,廣布天下。
【孫氏欺帝,奪宮女之子為己出,遂登後位。】——《明宣宗章皇帝實錄》
恢複胡善祥的皇後之位,並追加諡號“恭讓誠順康穆靜慈章皇後”。
至於朱祁鎮的幼兒幼女,除了朱見深之外,皇子朱見潾、朱見湜,以及重慶公主、嘉善公主,皆早夭。
而朱見深的生母,周貴妃死於風寒。
年僅一歲半,無父無母的朱見深,景泰帝憐憫,過繼膝下,更名為朱見濡。
既然太上皇都死了,雖然死得很突然,死得非常意外,接下來的工作重點,便是放在編纂《明實錄》上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明實錄》並不是等皇帝死了之後才開始寫的,而是將一大堆繁雜的信息整理好,統一記錄在冊。
當然,要經過現任皇帝的審核。
一個月後,內閣首輔陳循和幾位參與編纂《明實錄》的翰林院學士,共同將樣本呈遞上去。
“你們這裡寫錯了。”
“???”陳循愣住,他不解的問道,“陛下,哪裡錯漏,還請指示。”
“關於太上皇的死因,應該這麼寫。”
“郕王朱祁鈺弑兄奪位......”
“陛下,太上皇就是死因不明!臣等既為史官,如實記載,何有錯之?”
"死因不明?難以服眾,引人遐想,不如寫朕弑兄奪位。”
朱祁鈺平靜說著:“漢唐太宗,發動玄武門之變,弑兄囚父,都寫進去了。”
“呃——”
陳循扯了扯身旁的翰林院學士,對方會意,連忙奮筆疾書。
“陛下,改好了。”陳循審核過後,雙手拱起拜道。
朱祁鈺深深地望了眼殿下幾人,嘴角輕揚,他打開一看,隻見上麵寫道。
【帝仁德,遣錦衣衛赴敵營救太上皇,然以風寒,太上皇不幸崩於荒野。】
“一字不改?”
陳循和幾位翰林院學士,眼神對視交流一番,異口同聲拜道。
“陛下,臣等據事直書,一字不改!”
“確定?”朱祁鈺眉頭一挑。
陳循眼珠子一轉,連忙說道:“陛下,稍等。”緊接著,他在翰林院學士耳邊偷偷摸摸的,不知說了什麼。
沒過多久,再次遞呈上來。
【太上皇為瓦剌所虐,經日困苦。帝仁德,遣錦衣衛赴敵營救之。然傷勢深重,未及京師,中途崩殂。】
朱祁鈺嘴角輕揚。
“這才對嘛,不過,要把錦衣衛改成天威營。”
“傳朕旨意,從江南征兵二十萬,年後發兵瓦剌!”
“為太上皇,報仇!”
陳循等人低頭拜道:“陛下,英明。”
.......
喜歡土木堡之變後,我發動奪門之變請大家收藏:()土木堡之變後,我發動奪門之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