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鈺見他們久久沒有回話,他招手,王騰呈上來一把七十斤的弓。
他隻是輕描淡寫的瞥了眼殿外,視線又回到殿中坐著的將領身上,好似沒有瞄準。
搭箭拉滿弦,一道流光射出。
眾人忍不住視線隨之移動,隻見廣場半空的一隻鳥,應聲落下。
如果說,剛才舉鼎隻是在炫耀武力。
那這個呢?
七十斤弓,本就不是一般人能拉得動的。
《明會典》記載:“凡軍器,弓有四等:四十斤、五十斤、六十斤、七十斤。”
拉力需要七十斤的大弓,已經是軍隊弓箭的極致。
當然,在場許多將領都能拉開,隻是沒有皇帝那樣輕鬆。
最關鍵的是,居然能在百步之外射殺殿外飛鳥?而且僅僅瞥了一眼?
再次震撼!
朱祁鈺的臉色逐漸從和善,變得冷漠,他歪著頭審視這群歸京將領。
看似詢問,實則下了最後的命令。
那群武官,有得選嗎?他們沒得選。
新帝的宴席邀請,明眼人都能看得懂。
再結合先前種種做法,包括但不限於軍火展示、武力展示。
世界規則,講究一個強者為尊。
皇帝不僅身份地位比你高貴,個人武力更在你們之上!
你有什麼理由不服氣呢?
對於這群武將,最好的馴服辦法,就是證明自己比他們強!
莽夫可不想聽你說什麼“之乎者也”。
在曆史上,為何唐太宗、宋太祖手下的將領,都對這兩個皇帝服服帖帖呢?
那是因為他們本身就足夠強大,強大到武將都需要仰視的地步。
.......
王驥左顧右盼,他在等其他人的回答。
對於他來說,絕然不願意放棄現在的地位。
本來他是兵部尚書,可是現在這個職位被於謙占了。
若是連最後的將軍領兵權都要獻出來,那他還剩下什麼?
一個徒有虛名的爵位?
可是,如今皇帝削弱他們的決心,人儘皆知。
換位思考,如果他們是朱祁鈺,也不會放心自己吧?
拒絕,是沒有好結果的。
王驥似乎猜到了,郕王為何會突然登基?太上皇為何會勾結外族?太皇太後等人為何消失不見?
如果將一切都串聯起來,細思極恐。
念及至此,王驥立即拜道。
“陛下,臣等,願意解甲歸田。”
“若是陛下不棄,禦武院可留位置。”
王驥雖然是文官出身,但他在外征戰多年,加上戰績卓越,在軍中已有聲望。
眾將看到他都這樣說了,連忙附和。
朱祁鈺冷若冰霜的眼神依舊放在他們身上,突然,會心一笑。
他舉起酒杯,大聲說道:“諸君,朕,敬你們一杯!”
“陛下,海量!”
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宴會結束。
此行不虛,朱祁鈺達成目的,成功實現了“杯酒釋兵權”。
與宋太祖趙匡胤的過程不一樣,結果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