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鈺失望的搖搖頭,沉悶的歎了一聲:“朕就知道,會是這樣的結果。”
“來,徐樂池是吧?你說說,在製造過程中,遇到了什麼難題?”
徐樂池猶豫,他不確定,自己無法解決的困難,跟陛下去談,有用嗎?
趙澤坤拍了拍他的肩膀,在其耳邊輕語。
“放心吧,興許陛下比你還專業呢?”
“???”徐樂池麵帶狐疑,因為他不知道,其實手裡的圖紙,實際上是皇帝繪製的。
趙澤坤並沒有告訴他真相,這是朱祁鈺安排的。
人都是有懶惰心理,如果他知道圖紙從何而來,出自何人之手,就會下意識的覺得,自己解決不了的難題,到時候詢問便是。
.......
徐樂池深吸一口氣,他將初代蒸汽機拆解,露出裡麵的構造,說道。
“陛下,臣在製作的時候就發現,以我們目前的工藝,很難讓氣缸內壁平整。”
“最重要的是,整台蒸汽機的鍛造過程,也並非完美。”
現代蒸汽機的發明,得益於機械鏜床的進步。
鏜床,是機床的一種,具體工作流程是,用鏜刀對預製孔進行鏜削。
這是加工精密部件不可或缺的工具。
而如今的大明,冶鐵技藝仍然依賴“炒鋼法”。
徐樂池最初用的就是“炒鋼法”鍛造,發現捶打出來的蒸汽機,歪歪扭扭的很不美觀。
於是他想了個“一體澆築”的辦法,即提前打造模具,將滾燙的鐵水灌溉,冷卻後完成。
這樣的話,你就不能再用大錘反複鍛打脫碳。
如此生產出來的鋼鐵,質量很差,且鐵質較脆。
當然,這都不是最主要的問題。
對於工匠來說,最難的事情,就是打孔。
目前隻能人工鑽孔。
人工鑽孔是很難保證內壁平整的,儘管工匠做出極大的努力,依然會有誤差。
這些小誤差看起來無關緊要,在使用長久之後,會發生異變,產生摩擦力,從而讓機械運轉緩慢甚至卡機。
徐樂池提出的難題,朱祁鈺早就想到了。
西方用一百多年鋪設的工業基礎,才進化出來的蒸汽機,怎麼可能如此簡單就製作出來?
授人予魚,不如授人予漁。
所以朱祁鈺隻是提出動力原理,並沒有提供解決方案,去引導手下的人主動思考。
“你說的這兩條問題非常好,說明你發現了問題所在。”
“關於冶鐵工藝,你們自己想辦法,不管是在鐵水中加入滲碳鐵料,或者添加其他金屬混合而成,反正,朕必須見到成果。”
等等!
徐樂池當場愣住,皇帝看似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實則道破天機。
對哦,為什麼我們沒有想到這些呢?為什麼還要依賴所謂的經驗呢?為什麼不主動尋求創新呢?
萬物不是一成不變的!現在的冶煉技術相比秦漢時期,進步了不知道多少代。
朱祁鈺看到對方沉思的表情,嘴角輕揚,頓了頓繼續說道。
“還有,你說的打孔問題,既然人工修整不平,為何不換種思路呢?”
說完後,朱祁鈺拍了拍對方肩膀,輕笑一聲離開工部。
剩下的事情,就交給他們去辦吧。
當然,一項偉大的發明必定曆經磨難,即便徐樂池解決了上述兩個問題,他還會發現新的問題。
.......
喜歡土木堡之變後,我發動奪門之變請大家收藏:()土木堡之變後,我發動奪門之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