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成了?”朱祁鈺不敢相信自己的雙眼。
他原本以為,哪怕自己給了徐樂池這群人參考答案,摸索出解題過程,最快需要一年半載吧?
這可是理工科的題目啊,不是文科那種,給你上聯讓你對出下聯的題目。
徐樂池心情忐忑,他還以為皇帝不滿意呢。
“陛下,還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儘管與我們說。”
朱祁鈺一時語塞,他問道:“你們做出來的蒸汽機,最長能運行多久?”
“回陛下,眼前這台第九代模型機,在送往皇宮之前,已經持續運轉半月。”
“啊?”
蒸汽機能一直保持運轉,首先要保證足夠的蒸汽。
因此,徐樂池在水箱裡增加了一個裝置,利用水流壓強原理,一旦內部水平麵低於多少閾值,就會自動添水。
得益於鎢鋼的耐高溫特性,哪怕蒸汽機運行再久,都不會發生金屬變形。
至少,一個月是能支撐得起的。
朱祁鈺彎下身子,目光灼灼的盯著眼前這台迷你蒸汽機。
他明白,這玩意會給大明帶來怎樣翻天覆地的巨變。
在現代的時候,朱祁鈺就一直在設想,如果蒸汽機技術被明朝工匠率先攻破,會帶來怎樣的後果?
讓華夏成為全球首個工業化國家的前提,必須得到統治者的采納並推廣。
否則——
蒸汽機實在太恐怖了,能讓傳統的手工業向機械化生產轉型,能極大的釋放了人力成本,以及提高商品生產速度。
要麼蒸汽機被朝廷封殺,先進技術會泯然眾人矣,消失在曆史的塵埃。
要麼,被民間商賈掌握,資本主義萌芽,牟取暴利。
最終會像西方那樣,會嚴重威脅到皇權的統治,搞出什麼君主立憲製。
以上隻是假設。
......
如今,蒸汽機誕生了,還是誕生在自己統治的朝代!
朱祁鈺忍不住嘴角輕揚,他要開始建設一個嶄新的時代。
誰說大明不會走上資本主義的道路?
如果,獲利者是朝廷呢?曆史是不是可以被改寫?
朱祁鈺的腦海中,瞬間迸發出一係列計劃。
他暫時不打算將蒸汽機技術推廣出去,先牢牢掌控在朝廷手裡,利用強大的工業基礎,將天下財富重新洗牌。
“江南士紳商幫,朕要你們全軍覆沒!”
後世曆史學者曾有評價,江南勢力是導致明朝衰落滅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江南科舉錄取率極高,導致朝中在任一半以上的士大夫,都是出自江南。
根據《明實錄》記載,正統年間一共開科6次,錄取進士600餘人,其中江南進士約占5065。
得益於江南經濟發達,書院林立,科舉應試文化風氣濃鬱。
光是蘇州府,一府進士的數量,就超過北方數省之和。
這是非常誇張的數據,可想而知,江南士大夫在朝堂上的勢力有多大?話語權有多重?
在萬曆皇帝以後,江南士大夫控製朝堂,更是誕生出“東林黨”,滿朝文武70的官吏,都是出自南直隸、浙江、江西區域。
如果他們隻是老老實實的參加科舉,左右朝政也就罷了。
問題是,江南士大夫已經形成“官商一體”的家族網絡。
最初通過免稅特權,大量兼並土地,控製民間佃戶和農產品貿易,貧富差距懸殊,激化社會矛盾。
鹽政、漕運等關鍵部門被江南勢力滲透,官商勾結,腐敗橫行。
到後麵,演都不演了,徽商控製兩淮鹽場,朝廷鹽稅收取遭遇巨大阻礙。
壟斷絲綢行業,先扼殺朝廷下西洋的舉動,然後自己出口海內外,賺取驚人財富。
江南財團建立的錢莊、典當行遍布全國,甚至還反過來向朝廷放貸,萬曆年間,朝廷就有向徽商借款發軍餉。
由於海外走私業務漸盛,部分江南海商與倭寇、荷蘭人合作,甚至資助沿海叛亂如汪直、鄭芝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