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有人會反駁,那鹽鐵專賣怎麼說?
那能一樣嗎?
那我問你,鹽官、鐵官隻是一個官職,他們親自下場賣貨嗎?他們是不是也要找代理商?
回答我!
首先要搞清楚,分配和經商的區彆。
而這次,朱祁鈺要搞的,是現代意義上的“國有企業”,直接參與市場當中。
並且,明文規定,不可以利用職務之便,去壟斷市場,必須良性競爭。
金濂有些看不懂了,這是什麼操作?
為何要放棄朝廷最大的優勢,反而跟那群商賈講道理,講仁義,講公平?
就算提前約法三章,但是那群商賈不會忌憚嗎?
媽的,誰能玩得過你呀?
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事實上,在古代民間,百姓眼裡的朝廷如同豺狼虎豹,屬於負麵形象。
因為過去的地方官各種壓榨平民,換做是你,還會認可這些朝廷官吏嗎?
同樣的貨物,老百姓寧願去民間商鋪買,也不願意去朝廷官營的商鋪買。
為什麼?
人家擔心其中是不是有坑啊,會不會存在強買強賣的情況,甚至,如果你不買,就要被貶為奴隸。
這麼多風險,你覺得百姓會怎麼選擇?
天衣閣的創立,其實一開始就處在落後的地位上,很難取得社會認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過,朱祁鈺並不慌張,他自有辦法。
“嗬嗬,朕會讓你們主動踏入天衣閣。”
想了想,金濂還是打算接下這個活,因為,計劃書裡有寫到。
【歲課逾額,羨餘分賚群僚,兼賜戶、工二曹吏匠。】
如果天衣閣一年的盈利達到預定標準,超出部分的利潤,將分配給百官,以及戶部、工部的官吏、工匠。
金濂心中有個疑問,萬一,我說萬一,營業額達不到呢?會有什麼後果?
他冷不丁的身子一顫,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抱著忐忑的心情,早朝結束之後,他找到皇帝。
“陛下,關於天衣閣營業額的事情,呃——”金濂欲言又止。
朱祁鈺伸出一根手指。
“十萬兩白銀?”
搖頭。
“百萬兩白銀?”
搖頭。
金濂失聲尖叫:“莫非,是一,一千萬兩白銀?”
在他看來,這怎麼可能做得到嘛?
要知道,上一年正統十四年,全年的稅收,約2600萬石糧食,這是實物。
然後,全國鹽課總額約100120萬兩,鈔關稅、市舶司等年入約50萬兩。
也就是說,明麵上,大明朝一年隻有不到200萬兩白銀能納入國庫。
而現在,陛下居然要天衣閣年入千萬兩?
這不是在獅子大開口嗎?這不是異想天開嗎?
金濂冷汗直流,他不敢討價還價,隻覺得壓力好大。
......
喜歡土木堡之變後,我發動奪門之變請大家收藏:()土木堡之變後,我發動奪門之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